那么大一包,应该有才对吧?
这人也不说先分一下信件。
“晚些再分信。”对上他探究的目光,许主簿毫无压力,“你先去码头帮忙,方才卫大人有说,船上有大人专门给咱们买的东西。”
入簿厅后,他关好厅门,推开窗户,从一大摞信件中精准找出属于自己的那封。
信封入手很轻,捏了捏,还是有些厚度。
再与包袱中其他信封一对比。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这封信,应当是数一数二厚的。
小心翼翼拆开信封,那熟悉的字跃于纸上。
——“小许,见字如面。”
嘴角勾起一抹笑,许主簿朝后面看去。
——“县里可好?你可还好?若有难事,记得请余大人帮忙。我在这边一切都好,住上了五进的大宅子,一步一景,造价不菲。但我还是想县里了,如此奢华的府邸,处处要钱,又大,走着累人”
往后一页纸,都是沈筝的碎碎念。
什么女护卫力气很大,就连武器都有十二斤重。什么她在皇宫睡过一觉,但失眠了等等。
——“说偏了。近一两月,我可能无法归县。工部高炉铸造并非一蹴而就,炉子造好后,还要试验冶炼。前几日,陛下又将修筑河坝的差事交给了我,工期又是一月”
前几页信纸,她讲述了入京后的许多事,但唯独没有提起入京途中的经历。
一字一句,许主簿看得很仔细。
到后几页纸时,信上的内容就是她对县里的规划,事无巨细。
她说,县里该修的修,该重建的重建,不要心疼银子,县民居住舒适最重要。
还说,稻子抽穗要重视,施肥的时间点得把控好,不能错过,若是错过了,说不准今年亩产就比不上去年。
还说,若中秋她还没回来,他这个做主簿的,要记得给衙里的人发月饼、红封,不能轻了衙里众人。
一封信看过去,桌上茶水渐凉,他心头也终于松快些许。
取出纸笔,放好镇纸,挽袖磨墨,他开始写回信。
泉阳县。
县衙。
巴乐湛在前院里来回打转,心急如焚,直到去打探消息的衙役回来。
“如何!”他快步上前,脖子支出了二里地,“可是沈大人回来了?”
这两月里,他是日夜忐忑,就怕沈筝在京中得罪大官,仕途受阻。
探听消息的人派了一波又一波,但带回来的消息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都不知道该信谁。
竟还有消息说,沈筝入京途中遇刺,凶多吉少?!
这不闹吗!
跑到同安县去问那许云砚,嘴严得跟石头似的,什么消息都探不出来,着实恼人。
衙役不忍打击他的期待,艰难张嘴:“不是”
“不是?!”
巴乐湛一拍手掌,一啧嘴,“那是谁来了?”
“漕运的大人”衙役说:“他们说,沈大人和那位大人,成亲了”
“啥?”
巴乐湛一蹦三尺高:“准备贺礼,准备贺礼!”
沈大人成亲,他小巴怎的一点消息都没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