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同安布庄推出的“宝石镜”。
暂且不说这晶莹剔透的是何种宝石,就凭“同安布庄”四个字,这镜子拿到外面去,随便都能炒出个高价。
到时候,可就不是几两银子能拿下的事儿了。
有人买镜子是为了带回家,自己照。但也有人是盯上了这笔生意。
晏巧将几面镜子小心翼翼抱入怀中,抬头笑道:“大家稍安勿躁,听小女一言。”
众人停止争抢,一双眼紧紧黏在镜面上。
晏巧将镜子递给了一个店员,眼神示意对方先拿走,而后开口:“首先,小女在此,感谢大家对镜子的喜爱。”
这“首先”二字一出,不少人是听明白了。
今日想买下这镜子?
——没戏!
但这儿是同安布庄,是同安县那位大人手底下的生意,没人敢有情绪,也没人敢闹事,所有人都站在原地,静静等着晏巧下文。
“实不相瞒,这几面镜子,是沈大人在今晨亲自送过来的。”
众人一听直瞪眼。
“沈大人来布庄了?”
“我们咋没瞧见?我早晨来过一次呀!”
“我早晨看见一位女子,气质非凡,我当时都觉得有点像沈大人,但我不敢信呀!那会儿我转念一想,沈大人现在可是六品官了,岂会独自出行?所以我就怀疑了一瞬!哎哟,这会儿一想,那位该不会真是沈大人吧!”
“啥六品官啊?县令不是七品吗?你连这都搞不清楚?”
“哎呦——你不知道?皇上陛下给沈大人升官了呀!现在的沈大人,可是工部的六品大官了!”
“天老爷!六品官?那沈大人不是和府官平起平坐了?什么时候的事儿?我咋一点儿信都没听见?”
“就十几天前!听说还是一位将军亲自来宣赏的呢,而且你们知不知道”
这等谈资一出,不少人将镜子忘在了脑后,张嘴瞪眼等着下文。
“说书先生”也很是上道,轻咳一声,眼珠一转,衣袍一捋,起范儿了。
“沈大人要亲自去上京给太后娘娘贺寿!而且去了之后,住的是皇帝陛下赏赐的大宅子!那宅子有多大,你们都想象不到”
“多大呀?有三进宅子那么大吗?”
“三进?!你是在瞧不起沈大人,还是在瞧不起皇帝陛下?”
“”
不知不觉间,人群中心不再是晏巧。
晏巧轻轻舒了口气,小心翼翼挤出人群,对等候在旁的店员说道:“任谁来问,这镜子都不卖,就说是沈大人的意思。若有人实在想买,就说要等大人从上京归来后,再做定论。”
店员点头记下,晏巧又说:“再做几个标识牌子,镜子易碎,不能随意拿取。你们也要看仔细些,尽量不要让镜子离开视线。”
日落西斜,考试院门口人头攒动。
学子家人、书童、小厮等人将考试院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所有人脖子伸直,耳朵放尖,就等着考试院的开门钟。
府试虽不用延后一日出考试院,但开门放学子出来,也有讲究。
需要所有学子都拾掇规矩,检查归一后,才排队放人。
对这一规矩,还有不少人调侃——考试院怕学子偷桌子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