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此次前来已经允诺了他不少的金银财物。
只要能稳住朱棣什么也好说。
“这都可以谈……”
明使和姚广孝开始谈论起之后的赔偿问题。
朱棣只是冷冷的坐在上方看着激烈争执的双方。
眼神越发失望。
这个侄儿太差劲了。
他朱棣虽然喜欢战斗,可对于史书也是看过不少的。
这是皇家必看的书籍,当时几乎一天一半的时间都在学习,不然就是父皇的一阵棍棒伺候。
其中最为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宋朝的史书。
一是感觉身为汉人对于宋朝皇帝的作为太过于荒唐软弱窝囊。
二是,宋朝是离明朝最近的汉人王朝。
他们明朝起初也是打着恢复宋王朝而起事的。
对于宋朝除了武将蒙尘,他最不喜的就是割地赔款。
软骨头,都是一群软骨头。
丢汉人王朝的脸面。
可没想到现在自己的侄儿竟然也忘了前车之鉴。
这赔款的事情一旦开始想要再要停下来就难了。
之后是不是一旦战败就赔款,一旦打不过就割地?
难道也想大明成为没有脊梁的宋朝吗?
若是此刻朱允炆跟他拼死一战的话他还要高看一眼。
成王败寇,没什么丢人的。
剩下的事情交给姚广孝等人,朱棣就回去处理其他事情去了。
直到第三日双方才定下最后的赔款数量和双方的分界线。
姚广孝将最后的情况对朱棣汇报一遍。
不过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允炆对其中的细节都没有太过于在意。
朱棣的想法是将来肯定是要将大明全部占领的,现在的得得失失并不重要。
他全都要!
而朱允炆不在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割地赔款已经发生,不管多少最后都回归成为他的污点。
只要图纸上的坦克能先新城一步制造成功,一点污点算不得什么,而失败的话最终结果都一样,多想也没用。
“王爷,我们为啥不直接打过去,现在按照我们的兵力,相信最多半年就能将整个大明全部拿到手。”
等将人送走之后,张玉终于忍不住问道。
朱棣淡淡的一笑:“天下这么大,就算拿下,造反的人也不会少,到时候还需要继续清剿。”
“还不如现在先缓一缓,而且我们推进的太快了,现在身后还是一堆问题,还不如先打理一番后方。”
“现在北方各境都受到了影响,粮食短缺,我燕地早已积攒了不少的粮食,正好前往各地赈灾,先将北边的民心收下。”
“至于南方……”朱棣和姚广孝会心一笑:“在朱允炆朝廷的逼迫下,南边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只会日益严重,到时候我们南下的话也会容易许多。”
“以我们产粮的速度,到时候又会积攒不少的粮食,到时候顺手就能接手南方的烂摊子,有了和朱允炆朝廷的对比,想必造反叛乱的人也会减少许多。”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之前朱高煦送来的高产水稻种子,当时百姓都要疯了。
也是有这些东西的支撑,燕军才有发起战争的条件。
休息一段时间,燕军的战力不如现在是定然的,可也只是稍微差一点而已,可到时候明朝的军队是什么样子那就不好说了。
自己的战力会掉,但他相信明军的战斗力只会掉的更快。
听到朱棣的话后,张玉等人也长长松口气。
他们还以为燕王真就得了一半土地就满足了。
原来是想要消化掉吃掉肚子里的食物啊,那就好!
只要往后还有仗打就行。
拿下整个大明朝他们这些大将在历史上的地位定然会更上一个台阶。
怕就怕朱棣没有了心思,就算之后几十年双方会再次发生战争,那就跟他们这些老东西没什么关系了。
而且想了想现在也确实应该休养一下了。
他们在前方冲的厉害,可后面的问题还不小。
之前大明的不少军队被冲散,无法南下之后他们只能四处逃散,有不少残肢队伍就躲在了北边的一些小城中,为了活下去,少不得要骚扰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城市的官员还是忠于大明朝的,他们需要将这些人换下来,安上去忠于燕军的人。
燕军的人才毕竟在于少数,还要对其中大明的一些官员进行考核,看看能不能继续在位管理。
反正总的说下来,就算双方暂时停战,朱棣这边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片刻歇息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