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马上过去。”
殷无咎点了点头说道。
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殷无咎依依不舍对着李英娥和李慕娥姐妹两人说道:“我会对你们负责的!”
说完之后,殷无咎跟着老嬷嬷走出房间。
李英娥凤目紧闭腮部绯红,显然还未从莫大的刺激中清醒过来,颇有意犹未尽的味道,她忍不住喃喃自语说道:“你不负我们姐妹,我们姐妹必定不会负你……”
老嬷嬷带着殷无咎来到庭院。
“老爷,我把殷公子带来啦。”
李林甫正在聚精会神看着书卷,他只是微微点头说道:“嗯,你退下吧。”
“是!”
老嬷嬷缓缓退后离开庭院。
殷无咎站在李林甫身边等待指示。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林甫这才缓缓开口说道:“贤侄,老夫已经举荐你为河西节度副使,同时充任支度副使、营田副使以及押诸蕃部落副大使,希望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尊……遵命!”
殷无咎结结巴巴答应下来,这真是给他一个惊喜,甚至他还来不及说出昨晚之事。
紧接着,李林甫意味深长微笑道:“英娥和慕娥虽为李府养女,但是老夫一直视如己出,今天就把她们托付于你,明天你把她们带回姑臧,希望你能善待她们,择个好日子举行婚礼,我会给她们姐妹送上一份厚厚的嫁妆。”
“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大礼!”
殷无咎直接下跪拜见李林甫。
“好好好!”
李林甫非常满意微笑道:“你是我的女婿,老夫自然会为你考虑前程。”
殷无咎抬头挺胸郑重其事说道:“小婿愿为岳父大人解忧。”
“你有心就好。”
李林甫一时半刻还用不到殷无咎,在他眼里这颗棋子不是用来对付皇甫惟明,而是专为王忠嗣所准备。
一直以来,李林甫之所以能够独揽朝政,那是因为他把朝廷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继续能够实现政通人和,避免宰相们在国家大事上意见分歧,最好办法就是集中相权。
例如现在大唐朝廷只剩两个宰相,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适之。
自从李林甫独揽朝政之后,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拉帮结伙,就连平日里动不动就上疏直言朝政的谏官们,现在也都选择噤声闭口,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局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因此李隆基心安理得认为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这让他卸下扛在肩头多年的重担。
如今大唐王朝达到盛世阶段,难道辛苦这么多年,自己就不能享受享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