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顾辞看向玉归有些为难,这本书不是她道歉,她不能做决定:“可是这本书不是我的,我需要问问这本书的归属人才可以,你先等等。”
玉归点点头,期待的眼睛看着顾辞,顾辞又看向村长:“村长,这本书能借我们看看吗?或者你给我们讲解一下?”
?
您觉得这合适吗?
村长不解,村长觉得玄幻,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脸上疑惑的表情充分的表达了村长的心情,村长的视线落到了玉归手上那本大头书上忍了很久。
“这个是村里的东西,你们不能拿走。”
村长在思考现在从顾辞手里拿过那本书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当他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玉归就已经警惕的看着村长,身后的蝴蝶翅膀“唰”的一下张开呈现一种防御姿势。
……
好吧,村长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扭头看看顾辞身后的黑影又看看顾辞没忍住:“不是,你们是不是搞错了重点?”
为了防止他们误会,村长还特意的为他们指了指身后,用以昭告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看着他们越来越跑题,村长甚至为他们担忧:
“想想你们的目的,想想你们要做些什么好嘛。”
玉归扭头,顾辞对他微笑:“没事,我们还有四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但是我家小孩儿时间可能不多了。”
顾辞现在有两个目的,一个确实是想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一个确实是因为玉归的学习兴趣现在比较浓厚。
这本书作为副本道具,肯定是不能带走的,顾辞和玉归两个人加起来不一定能把里面的内容全部如实出来,这个时候要是有一个看得懂书的村里人来教导的话。
顾辞笑的更加温柔:“您觉得呢?”
村长拒绝:“这是村里面的秘密,不能说。”
顾辞本来想着和村长对话,察觉到身边的玉归想要说话,她便止住了自己的话让玉归先说。
得到顾辞肯定的眼神,玉归先是一笑然后才对着村长:“可是,村子里面的秘密不是都被母神发现了吗?您给我看一下,讲一下,我年纪小,聪明又好学,而且我人品有保障,我肯定不泄露出去。”
这话说的。
村长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反驳,但是不知道该从何处反驳,毕竟顾辞手上抓着的铁证是真的没有办法让他反驳。
村长向后看了一眼,他的视线离开顾辞很远,像是得到什么许可一样他,点点头像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顾辞看见村长和玉归聊的算是和谐,便走近了那生长的茂密的桃花下,桃花女依旧坐在那枝桠上面,看见顾辞靠近并不觉得稀奇,她捂住嘴笑得明艳,声音像是从远方飘过来的一样带着些许中气不足,她弯下腰盯着顾辞:
“你不怕我?”
顾辞挑眉:“我为什么要怕你?我们之前见过面不是吗?”
桃花女双手捂住自己的嘴,装做天真的模样嘟嘴“可是之前你的同伴就被我吓得不轻,而且你这次独自前来”
桃花女猛的掉下来和顾辞来了个面对面,她用自己的腿弯挂住树枝,顺滑的长发垂落下去去随着她的动作一摇一晃,像是柔顺的海草在水里飘摇。她的倒挂着也没有任何不适,她的眼睛直勾勾的和顾辞对视,像是要透过她的眼睛看向顾辞的心灵深处。
桃花女和顾辞对视一眼,松开一只手缓慢的抚摸上顾辞的脸庞,她看着顾辞的脸,原本带着些许微笑的脸渐渐变得忧伤起来,她冰冷的指尖在触碰顾辞皮肤的一瞬间很快的缩回去,看着顾辞没有任何反应,她的胆子变得大了起来。
她戳了戳顾辞的脸似乎有些新奇,她的视线从顾辞的左眼扫到顾辞的下巴,没有任何恶意的眼神落在了顾辞的睫毛处,桃花女好奇的上前了一点点,似乎在怀疑顾辞的睫毛是不是接上去的。
顾辞就这样看着桃花女的额头离得更近了些,带着流苏的桃花头饰随着桃花女的动作有一定的开合状态,似乎下一秒就会吸引蝴蝶围着她翩翩起舞。
仔细的把顾辞看了一遍,桃花女才慢悠悠的说完自己开始没有说出的话:“你是,把自己当作祭品了吗?”
桃花女的手很冰凉,哪怕在这并不是很寒冷的夜晚,她的手也像是从冰箱里面拿出的冰块一样,没有等顾辞回答,桃花女自己抬起了手认真的观察刚才自己触碰过的地方。
她将手抬高,目光像是淡然,像是忧伤,“你的脸很冷,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顾辞摇摇头,她看着眼前自言自语的桃花女,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桃花女光是这样看着就有一种莫名的心酸,在桃花女自娱自乐的行为中,顾辞感受到了一种压抑的痛苦,看着这样的桃花女轻声:
“我来,是想问问你的,至于祭品”
顾辞犹豫了一下将淘气包的星星放到桃花女的手上:“这个暂且送你,后续再送你一个好东西。”
桃花女似乎是被顾辞这个动作震惊到了,她挑眉打量着顾辞,像是想到什么一样笑了起来,笑了好一会儿她才平息了自己的笑意,瞥了一眼顾辞后她动作极为轻盈的卷腹上去:
“这一届的镜女就这么小气?一个小小的纸星星就想收买我,用极小的代价换一命,你这个算盘倒是打的不错。”
说实话,顾辞很佩服桃花女,刚才在这里倒挂金钩这么久都没有什么大碍,坐起来的时候那么轻盈,核心力量强大的无话可说。
顾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又看看嘴上说着嫌弃但是拿着星星爱不释手的桃花女,“我想问问,你知道桃源村还有长平村之间的渊源吗?”
桃花女听见顾辞这个话,神色有一瞬间的怔愣,她呆呆的看着顾辞似乎陷入了某种怔愣:
“桃源村中,外来者人涉猎而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外来者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外来者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中人要外来者入小屋,自诉京沪,道不复出焉,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