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的钱,被宋鹏举挥霍得差不多了。
你老赵就别硬挺着了,该向三大姓低头就低头,该服软就服软。
顺带着,再搞一个罪己诏,重修下《氏族志》。
只要你老赵把李家、王家、崔家排在皇族前面,他们就无条件地提供赈灾的粮饷,以及各种物资。
“朕没错,是不可能罪己的。”
“至于《氏族志》……朕再想想。”
老赵冷眼看着赵元质,内心冷哼连连:别以为大灾之年,朕就是软柿子。朕只是不屑和你们搭话罢了。你再和朕哔哔没用了,朕他妈砍了你的脑袋当夜壶。
“陛下,如此高价买卖粮食,国库的存钱,不出一个月,就会被宋鹏举挥霍一空。”
“臣,肯定陛下重修《氏族志》,罢免程阿蛮,派心腹大臣,前往陇西议和。”
“不借助豪门之手,我朝将无法度过此次危机啊。”
赵元质说得声泪俱下,一副为朝廷鞠躬尽瘁的模样。
可赵世民神色却十分淡定,不紧不慢地翻阅手中的奏疏。
户部尚书魏玄成,看了看张子房。
张子房捋了捋胡须,“魏兄,赵大人的话你怎么看?国库还有多少钱了,能应对这次粮食危机吗?”
“粮食危机?”魏玄成故作一副傻白甜的样子,“什么粮食危机?我大秦帝国连续三年丰收,粮食存储充足,哪来的粮食危机?”
“……”赵元质一怔,“不对啊,我听说朝廷的粮食只能支撑一个月,户部的存钱,大半都给了宋鹏举。魏大人,你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蒙骗陛下啊。”
“你的意思是,本官管理户部不当了?”魏玄成虎目圆瞪,“赵元质,你一个御史大夫,做你分内的事情,别对我户部指手画脚,你还不配。”
“就事论事,你怎么……”赵元质的话说了一半,脑海中突然闪烁一抹灵光。
难道……
宋鹏举此去,就是个局?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朝廷要借此机会,对三大姓下手了?
“元质。”老赵放下手中的奏书,“论辈分,朕应该是你二叔,对吧?”
“……”赵元质全身一僵,一股凉意从脚心升起,直冲天灵感。
表情僵硬,神色复杂地看着赵世民,“陛下,臣和您同族,供奉一个祖宗,属于北方的一个分支。论辈分,您确实是臣的二叔。”
“可你这做侄子的不厚道啊。”
老赵缓缓站起身,走下龙案,来到赵元质面前。
“陛下,臣不懂陛下在说什么。”赵元质身体颤抖,下意识地退了两步。
“同宗同族,理应为长辈分忧。”赵世民拍了拍赵元质的肩膀,“你替朕走一趟陇西,商议一下关于重修《氏族志》的事情。”
嘶!
赵元质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断地问自己:
难道我多心了?
皇帝和六部早就相对门阀妥协,只是少一个台阶?
此次,派李懋恭、宋鹏举两个大虎逼去赈灾,就是和门阀握手言和的借口?
想着想着,赵元质就感觉,是朝廷彻底认怂了。
“中。”赵元质深深一躬身,“臣,这就收拾行囊,前往陇西,和他们谈判。”
“贤侄。”赵世民眼含期待,“尽量为朝廷……多争取一些吧,别让朝廷太难堪。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不然,朕没法对朝臣们交代。”
“陛下,那程阿蛮……”
“程阿蛮是谁?”老赵故作惊讶,“子房,玄成,你们认识程阿蛮吗?”
“不认识。”张子房二人纷纷摇头。
扑通!
赵元质跪在地上,对着赵世民叩首,“陛下,臣定当全力以赴,为朝廷争取更多的利益。”
“下去吧。”老赵摆摆手,“等你凯旋归来,朕升你为右都御史。”
“臣,谢主隆恩!”
赵元质用袖子抹了抹眼泪,离开了紫宸殿。
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我,和门阀联姻,太他妈正确了。右都御史,这么容易就到手了。
张子房微微躬身,“陛下,老臣建议让暗桩们帮帮他,多替陛下和朝廷签几条不平等条约。这样,臣后期运作起来,也就更名正言顺了。”
“朕,也正有此意。”
老赵哈哈大笑,这是他登基以来,笑得最开心、最舒畅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