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抚膝一蹲,“额涅恩典,我和大爷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咱们是求之不得,只怕给额涅添麻烦。”
她想得那么长远,简简单单就是一辈子。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对她更好。她不是个看重金钱权利的人,大多时候只要他陪着她,她就很高兴了。
他没见过锦书,大概在她心里,小孩子惹人疼起来没什么区别。
他佯装不悦:“怎么无亲无故,我不是你的亲人么?再来一位公主,万一皇上又有什么新点子,孩子们也得走咱们的老路。”
过年之前尚且空闲,那些事只要他做决策,具体实行有底下的人打理,不必他亲力亲为。他便和她一起,度过了一段含饴弄孙的美好时光。她没有生养,对孩子又是极度的喜爱,常在他面前提起宫里的那位帝姬。
“倘或想哥儿了,过府来瞧瞧。”婉婉温煦对云晚道,“先养好自己的身子,等出了月子就能走动了。”
他趋身抱她,把脸埋在她如云的秀发里,“婉婉,你要明白我对你的一片情。这世上,我最放不下的人就是你。”
他一步一步谋划,终于轮到她府上的厂卫了。不论当初他们受谁派遣,都不及他的人靠得住。所以这帮人不能留,必须全数解决,换上他的禁卫。
她偎在他怀里叹息:“我也劝皇上勤俭,可他过耳不入。但愿这回的事是个警醒,叫他看见局势有多紧迫,那根治国平天下的弦儿也该绷起来了。”
婉婉当然不反对,盘算着可以从吃穿用度上先省起。譬如一餐饭雷打不动的几十个菜品,其实不过为了排场,两个人哪里吃得完那些!换成家常的小炒,能打发就行,这上头就节约下不少。
婉婉把孩子带回来了,摇车摆在上房,她只要睁眼就来瞧他,名义上是孙子,其实心里把他当儿子。
她对孙子倾注过多的心力,连良时都要吃醋了,“留神自己的身子,半夜里起来,会冻着的。”她又要下床,被他硬铮铮拉了回来,“不听话就把他送回藩王府去,我让他留下是给你解闷的,不是让你耗命的。”
谋划妻子娘家的江山,他深知道对不起她,可是参与者众多,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谋逆是什么样的罪?足可以诛灭九族。所有人都把脑袋别在了裤腰上,如果中途放弃,祁人的血会染红南苑大地。他的肩上担负着几十万人的身家性命,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王爷和太妃的主意,谁敢有违。按理说孙子在正头祖母这里养着合乎规矩,可她作为亲祖母,说不难过是假的。通房出身,到天上也矮人一头,在他们眼里,她从来算不得体面人。当初养儿子没她的份,现如今孙子也是这样。她只有看着自己的心头肉交付他人,连半点不满都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这个家里,根本没有她说话的余地。
她把她的想法告诉他,他只是笑:“从牙缝里减省,能省几个子儿?长公主府最大的花销在人口上,皇上给的銮仪、肖铎留下的番子、还有北京跟来的锦衣卫,你算算,每月这上头要支应出去多少?南京是咱们的藩地,这地界上的人早就养熟了,要护卫两府安全,何必饶那么大的圈子。依我看,闲职上的人都散出去吧,或是回京,或是从军抗击北虏,好歹也挣个功勋。留在这里吃呆粮,白耽搁年岁罢了,你说呢?”
他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她的要求了,朝廷没有准他领兵,不是因为旁的,是为让他筹集粮草。那倒也无妨,关戎是他的至交好友,底下将领又都是他的人,他即便慢行一步,也可坐镇指挥。但是江山总要亲自打,谁也不能靠沙盘上的布阵当上皇帝。他出征只是时间问题,能够陪她的时间一天少似一天了。
她是妇人之仁,可以一再姑息,但他知道,慕容高巩这回是再也没有机会改正了。大战已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现在要确保的仅仅是后宅安定。至于前方战事,出征经朝廷许可,连路不会遇上任何阻拦。只要规划得当,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直取紫禁城。
金石的回答铿锵有力:“臣等受命保护长公主,殿下在,则臣等在,不敢有违圣意。”
好在那毛病也不常犯,只要奶妈子的饮食控制得当,不吃那些发物,孩子就健健朗朗的。她把两手搭成一个窝,抱着他摇晃,“等再大点儿,跟你爷爷上京城,见一见锦书吧。她是个漂亮姑娘,可惜缺人疼少人爱,你把她带回来,好好对她好么?”
儿子养不成,那就养孙子,婉婉轻轻叹了口气,“瞧云晚的意思吧,她要是舍不得就作罢。到底她吃了那么大的苦,况且又是正头福晋,想自己留下,其实也成。”
太妃乐见其成,笑眯眯说:“不碍的,那头人手要是不够,再拨两个过去。当初澜舟和澜亭哥儿俩就是那几位妈妈带大的,现如今再来带东篱,熟门熟道,不费什么力气。哎呀,到底祖辈儿疼孙子,亏得咱们爷,想起这个来。少奶奶得好好谢谢额涅,往后额涅跟前多尽孝。殿下呢,拿咱们东篱解闷儿吧,这么点的孩子最好玩儿,等天热了,伸胳膊抻腿的,更得人意儿了。”
金陵之外暗潮汹涌,然而风暴的中心仍旧静好。他一直很小心,在婉婉面前不露半点马脚。他太了解她,她刚强,如果知道他暗中图谋天下,也许会同他一刀两断。他只有徐徐图之,朝廷的征调令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只要掩藏得当,届时处置了慕容高巩,谎称他自绝于天下也好,奴儿干都司终结了大邺,后被南军歼灭也好。总之减少她对他的恨,木已成舟后,因为爱情尚在,她终究会原谅他的。
大业一旦施行,就如巨轮运转,即便尸骸满地,也要一往无前。
她忙闭上了嘴,其实她知道症结不在他那儿,她还总找不自在,真辜负了他的好意。
她听了皱皱鼻子,“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皇上只得了这一位帝姬,自然极宠爱,未必舍得让她受那样的苦。我倒觉得通婚越多越好,子孙后代血脉相连,都是一家子,就不会猜忌了。”复仰起脸冲他一笑,“我说的亲人,是娘家这边儿的。你听过那句诗没有,至亲至疏夫妻……两个人恩爱逾常,才能称作亲人。一旦反目,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多可怕。”
她哦了声,很是遗憾,“也对,他阿玛和人家才是一辈儿的……”说着香香他的小脸,“是太太糊涂啦,没关系,咱们再找,总有好姑娘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嘛。”
他偏过头去,和她贴得更紧密,耳语似的喃喃:“那二十万人马经不经用,尚且没有定论,万一要加派,我不去谁去?你们姑娘家不明白战争的残酷,一旦奴儿干攻入中原,异族的征服,必要通过最残忍的手段,到时候就是一场浩劫,你愿意看到么?澜舟请命出征,我准了,让他到关戎麾下当副将。你瞧儿子都上阵杀敌了,我这个当阿玛的焉能屈居他之后?”
婉婉点头,“喜欢呀,他醒着的时候多可爱,和锦书一样。”
婉婉也想到这宗了,养活那么些人,花销实在太大。便点头道好,“这事我让余承奉去办,俱了名册递上来我瞧,能遣散的都遣散吧。”
接东篱那天,她亲自去了,委婉地转述了王爷的想法,观察每个人的神情,如果发现有半点的为难和不情愿,她就打算放弃。出乎预料的,少奶奶对东篱能在太太跟前养大,表示了万分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