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想当正妃,瞧着王保保的妹妹,就恨意浓厚。
不久,秦王和王保保的妹妹发生争吵,他下令把她关起来。
过了几个月,有三个老妇人受到了秦王的责骂,担心被杀,于是在“樱桃煎”下毒。
秦王吃了后,就死了。
朱元璋知道此事的原委后,下令邓氏自己上吊。
而王保保的妹妹被拉出来,送进了坟墓里,在地下陪秦王。
秦王的谥号为“愍”,意思是说他咎由自取、死了拉倒,谥册上说:“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周王朱橚(su)大概饿过肚子,因此编写了一本野菜专著《救荒本草》。
这本书曾被李时珍引用,写进其《本草纲目》里。
他的恶行也不少,譬如:
“射死本府仪卫司校尉。”
“娶生员颜钝巳定婚女子。”
“将安置囚人到府使唤。”
但朱元璋亲口对人说:“洪武一十三年,不闻命,擅率妃嫔人等弃其本国,来居凤阳。由是召至谪迁云南,并经过州郡城池广狭、山川地理险易、民情风俗皆无所知,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
朱橚这混蛋,擅自离开封地(开封),带着妃嫔、仆人跑到凤阳居住。
朱元璋知道后,惩罚他,赶他去云南。
朱橚在路上像个傻子,什么也不操心,也不关心每地的山川地理。
由此看来,那本《救荒本草》应该是别人写的,挂的他的名字。
【朱元璋的第7个儿子齐王朱榑(fu),简直是屠夫。
“起盖僧寺劳民动众,以至罪及官吏,死者甚多,笞杖徒流者不少。”
“将护卫头目用刀砍斫,以至都司见其胡害头目,申请挪开衙门。”
“擅将军妇夫亡者皆强配之。”
“听信指挥邾庸等左使,杀死指挥千百户校尉人等并全家,杀死计四百八十二名。”
在他的手里,至少有将近500条人命,其中包括知府、镇抚、齐王府属官、校尉、军士等。
当地的地方长官畏之如虎,为了活命,直接找朱元璋,说要换地方上班。
【朱元璋知道朱榑很坏,但还没有杀他。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开始削藩,立即拿朱榑开刀。
四年后,朱棣篡位成功。
他下旨,给朱榑恢复齐王的爵位。
然而,朱榑又干了很多不可描述之事。
朱棣才将齐王封号免去。
朱榑的后人们被强制迁到南京居住。
“有庶粮而无名封。”
这些人每年该得的优待俸禄,照发不误。
【朱元璋的第8个儿子谭王朱梓。
“(朱梓)英敏好学,善属文。尝召府中儒臣,设醴赋诗,亲品其高下,赉以金币。”(《明史》)
这里的朱梓好像是孟尝君那样的贤王,是吗?
朱元璋在《纪非录》里披露:
把军士和老虎放在一起,看它们搏杀,他呢,在一旁乐呵呵地看;
造一些大人玩具,分发给老宫女,让她们自己玩。
但,朱梓是个色厉内荏的人,没有一点心理承受能力。
朱元璋查办胡惟庸大案,朱梓的老丈人被牵扯进去了。
当时朱梓的老丈人已死。
朱元璋派人喊他到南京,一些事想问问他。
他呢,担心去了会死,在王府里放火自f了。
【在这本《纪非录》里,没有黑料的只有两个人,朱棣和他的弟弟朱权。
为什么?
当然是朱棣下令把这本书里,有关他和朱权的内容,都删去了。】
————
明太祖-朱元璋,指着天幕说,“咱已经给了他们教训了,你为何还把这些黑料,向所有人抖出来?有趣吗?”
明末-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骑在马上,下令:“向京师进发!灭了朱元璋的子孙们!想当年,我在驿站工作,勉强还可以糊口。没想到还没干三年,就失业了。没粮食吃,地主比我还债,我就反了!你不让我活,我就掀翻你的江山!”
清末的盛宣怀站在自家银行门前,叹道,“老朱啊,我和你一样,生的几个儿子除了吃喝嫖赌,啥也不会。诶诶诶,我以后死了,偌大的家产,迟早要被别人骗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