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成为了秦王的新宠,王氏父子反而在宴会的后半场受了冷落,韩冲端着青铜杯盏走近:“王翦将军、王贲将军,两位屡次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扶苏敬两位一杯。”
王翦举起杯盏,略微躬身畅饮此杯,韩冲也一饮而尽。
“谢公子盛赞,我等也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王翦显然有些心寒,但他毕竟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十载,经历过起伏,如今的境遇也不过寻常。
倒是王贲有些意见,只是碍于场合不好发表,但年岁不大的王离就没有这个顾忌了,他盯着李信不屑地道:“李氏这样的新贵,做事难免有些得意忘形,且看朝中有多少人愿意为其附庸。”
在场的几人都想到了秦王同意安排蒙武作为副将的含义,赵高的小计谋得逞,如今正殷勤地给秦王斟酒。
“蒙氏几位都是将帅之才,可惜了。”王翦说了一句含糊不清的话,韩冲本想细问,奈何王翦故技重施,装醉让王贲送他回去休息了。
王贲熟门熟路地“扶”着王翦去找秦王告辞,秦王有些意兴阑珊,他难得高兴且身边陪酒的一杯接一杯地劝酒,便有些喝高了。
“这就回府了?”秦王顿了顿,指了指韩冲:“扶苏,代寡人送送王老将军。”
韩冲躬身行礼应喏,秦王拍了拍王翦的肩膀:“好好休养一阵,战事不必挂怀。”
王翦笑呵呵地说道:“那当然,全凭大王吩咐。”
秦王十分高兴,脚步踉跄地将人送出了门,韩冲跟上,将人一直送到宫门口,正好趁这个机会散散酒气。
王翦上了马车后,眼神稍微清明了些,他看了看韩冲,朝王贲说了两句话,王贲不甚情愿地说道:“家父会在咸阳休养到开春以后,若是公子有空闲,不妨上门一叙。”
韩冲求之不得,他明白这是王氏给他的橄榄枝,他很感激地说道:“多谢王翦将军邀请,届时便叨扰了。”
马车在他面前渐渐远去,韩冲转过头往宫里走,今夜的宴会还未散,他还要回去继续当背景板。
蒙武脸色不是很好,他看着李信如鱼得水般游走在宴会上,想到自己就要成为他的副将,还要以少胜多去攻打楚国,他的心情就很难好起来。
蒙恬和蒙毅都跟在他身边,蒙恬经历过战场后变得沉稳了许多,他敛了神色说道:“自祖父以来,蒙氏子弟鲜少有败仗,这也许是大王选择父亲的原因。”
秦王会不知道楚国难攻下吗?二十万的兵力,和项燕对线,胜算不足一成。
蒙武越想越难受,干脆喝起闷酒来。
“父亲,要不要我去找扶苏公子”
蒙毅话还未说完,看到蒙武瞟过来的目光,顿时消声了。
“听说楚姬夫人病了,公子在这关头,说的话未必有用。”蒙武看得清楚一些,扶苏公子的身份迟早会成为他的束缚,楚姬若是死了,只怕他活得就更难了。
“你们都尽心尽力当差,不要让人揪住小辫子,出征的事情不用担心,为父自保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蒙恬和蒙毅于是不再说话,两人陪着蒙武直到宴会散去。
往日陪在秦王身边的韩冲站在人群中,秦王酒醉,赵高扶着他和臣子话别,一个内侍满脸喜意地进了殿内,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上。
“给大王贺喜了!李夫人于夜诞下一位公子,母子平安!”
秦王哈哈大笑起来,赵高都快扶不动他了。
“好!都有赏!”
言罢带着人前去李氏宫中,去看新生儿了。
公子高和公子闾的脸色十分难看,这意味着他们的对手又多了一个,两人对视一眼,又看向没有神色变化的韩冲,公子高忍不住上前道:“兄长,咱们又要多一个弟弟了。”
韩冲无所谓地点点头:“是啊,那一定是个可爱的孩子。”
公子高还要说些什么,韩冲兴致缺缺,吩咐宫人收拾好殿内,转身出了殿门,他想去看看楚姬,不知道她是否已经睡下。
楚姬的宫中十分冷清,哪怕是如今炎热的天气,殿内却透出一股与时节不相符的气息,像是东西放久了散发的陈旧气息。
殿内还燃着烛火,韩冲缓缓走近,方听到有细细的啜泣声,他心下疑惑,走入殿中。
今日不是韩冲探望的日子,他临时起意而至,将楚姬的泪眼婆娑收入眼中,楚姬看到他十分惊讶,忙擦掉眼泪,平复心情说道:“夜这么深了,怎么过来了。”
韩冲看着她的洇湿的脸庞,转而垂眸回道:“前面宴会散了,有道糕点做得不错,想拿给母妃尝尝。”
这个蹩脚的借口,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拆穿,楚姬如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秦王一直没有来看她,似乎已经将这一朵花遗忘了。
可惜韩冲不擅安慰,他只好绞尽脑汁哄楚姬开心,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想要哄自己的母亲开心,恐怕就是分享自己做成的事了。
“母妃可知,扶苏将田律完善了,农户只需按照田律去耕作便能丰收,各郡县统一管理农具、分发良种、鼓励开荒养地,秦国的粮食产量提升了不少,百姓的日子也好了起来。”
楚姬自小便跟着昌平君到秦国当质子,自然知道秦人生活的困苦,相比在楚国时候的精细吃食,秦国的吃食做得简直难以下咽。
她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当质子的生活并不好受,她也曾经吃过苦头。后来哥哥与秦王结识,能够出任官职,她的生活才好起来。
底层百姓的生活就更难过,楚国人称秦人为蛮人,一是因为秦国地处群山中,耕地稀少,要想活下去就要与天争命;二则是秦人大多剽悍,一言不合便打打杀杀,若非秦律所限制,恐怕每年死在内斗的秦人不在少数。
楚国则不然,楚国有云梦泽,也有孔子、屈原那般流芳百世的人物,楚人只认比秦人高一等,只是底层的人终究还是要先活下去。
“昔日我尚为孩童,初到秦地,恰逢土地干旱闹饥荒,秦庄襄王下令赈灾,可饿死的秦人仍旧很多,人与天争命尚且艰难,如今多少秦人入了秦军,要去拼个你死我活,争的又是什么呢?”
楚姬不懂战争,站在她的角度来看,秦、楚两国的战争并非一定要打,既然各国已经存在了百余年,为何不能继续如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