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络乡渡口的第三天,灵江水终于平缓下来。
百丈宽的江面是大多数武者都无法横渡的距离。
清晨天亮,江边渡口的船夫就高声吆喝起来。
“起竿咯喂~”
一边喊,一边和,灵江两岸,千里烟波,在前面四天的汹涌澎湃之后,又换了一种青水秀丽的景象。
等不及的行人一早就已经等在了渡口旁边。
江面上,分别从两边出发的渡船,大大小小十余艘横陈江面。
昨天一天,吴方君都没有专门来接触孙常思的意思。
甚至安排的客栈都只当他们是普通客人对待,而没有专门做什么特别的安排。
虽然不知道他的心中有什么成算,不过只要让他过了这一关,南部的势力,不管在南部有多强,那到了中原,他们总没有办法那么肆无忌惮的行动。
孙常思带着雨零花登上一条小船,船小,在速度方面就会相对更快,而且搭乘的人数也会更少,也会减少一些麻烦。
岸边的人群中,就在孙常思和雨零花一起登船的时候,人群中,一个看上去有些泼辣劲的年轻农妇也跟着一起挤上了船。
还超过了两个本来位次还在她前面的人。
登船之后,就直接挤到了雨零花的身边,一脸憨厚加讨好的笑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民妇。
头发胡乱的挽起来扎在头上,只要没有披散着影响行动就行。
身上的衣服也是普普通通的麻布衣服,不仅补丁重叠,连颜色也都已经褪得发白,身上背着一个鼓鼓胀胀的包袱。
小船上,除了船夫之外,一共只有五个人。
站在小船上,孙常思为了安全,一直都半扎着马步,运功平衡着船身。
同船的另外两个人也是江湖人,看得出来孙常思在做什么,虽然没有多说什么道谢的话,但也没有刻意在旁边捣乱。
一行人相安无事的渡船过江。
络乡渡口镇,吴府
吴方君坐在大堂高位上,正悠闲悠哉的喝着茶。
这个时候,一名干练精悍的武者从外进屋,来到堂中报告。
“主上,他们已经走了!”
“嗯!那个消失的人呢?”吴方君问道。
“根据调查,那个人在回房之后除了摇铃之外,就没有再出来过,就连晚饭都是直接让小二送进房间里解决的。
“在他的房间门外窗外,一直都有他们的人监视着,就算想要偷偷的离开,也没办法避开他们的眼线。”武者回答道。
“那他们是怎么发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的?”吴方君问道。
“听人说是有人突然喊了一声‘快来人,人不见了’,然后他们放在屋外负责监视的那些人就直接从门和窗户两侧一起突入了房间中,然后就闹起来了,并把那两个人牵扯进来!”
“能从金门阙的围剿中逃出,还能逃到络乡渡口,利用规则暂得喘息,又好运的遇到了那两个人,准确来说是遇到的那个男人。
“可见他是一个机灵又有天运的。或许是碧云分擘命不该绝吧!”吴方君感叹的说道。
“那金门阙那边……”作为属下,他还是有些担忧。
“人家不是已经为我们找好借口了吗?天朝上国的令牌都拿出来了,而且行事作风也与天朝上国相近,照实说就是了!至于他们信不信,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而且,除了天朝上国之外,另外一个还从未听说过的万渡劫波反而更加让人在意。也不知道是他放出来掩人耳目的烟雾,还是真的有这么一个势力存在。”吴方君说道。
这一边
百丈江面终究有限,渡江而过也在须臾之间。
江之南是络乡渡口,江之北是轱辘亭渡口。
渡口上,先后靠岸的船只不少。
互不相识的乘客下船登岸之后,也是各自分别,同船之谊也就此断绝。
孙常思与雨零花进入渡口镇轱辘亭。
“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也不需要过江过河,有一辆马车也会方便很多!”雨零花说完,就带着孙常思进入轱辘亭,准备在镇上买或者租一辆马车。
上岸之后,那个民妇模样的人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一副小心翼翼样子,却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
这种几乎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同行,孙常思当然在一开始就察觉到了。
不过,从渡口到轱辘亭的镇上也只有这一条路,孙常思自然也就不在意。
毕竟同行的除了她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人。
走进轱辘亭,孙常思两人向人打听马车租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