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说这铁桶能撑得住吗?雨水会不会飘进去,然后里面的化肥就坏了。”
“嘿,你能想到的我早就想到了,下雨的时候前我就用芭蕉叶盖住了,周边还用石头压住,就怕被风吹跑了。”
“厉害啊!”
“那是,不然我咋是你哥呢。”
。。。。。。。
两人吹着牛,忽然一人发现通过树枝渗下来的雨水变小了,但外面的雨声可一点没有减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像。
“二哥这是咋了?”
另一人小声问了一句。
然而没等那人做出回应,一道人影绕过铁桶直接走了进来。
“这么大雨你们还守在这里做什么?”
见两人像是落汤鸡一般缩在一起,张皓就是想骂人也知道说什么。
说他们聪明吧,也聪明知道风大雨大的没有支撑物搭的棚子会塌,可铁桶这玩意是导体。
还好今天没打雷,要是一道雷下来,这哥俩铁定会被劈死。
两人本来还有些疑惑这人是谁,但当他们看见那熟悉的饭盒时。
一人惊讶的说道:
“你是张老板?您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来先把东西吃了,肚子填饱了再说。”
张皓把准备好的吃食递了过去。
当然给外人吃的东西,必然不可能像自己人那般的好。
倒不是张皓小气,而是怕他们跑出去乱说,那样一来会平添许多麻烦。
他准备的吃的十分简单,一人三个粗粮窝头也就是京都人常吃的三合面窝头。
这玩意吃起来拉嗓子,但平常人家也就只有主劳力,在干活的时候才能吃上三个,平日里大多都是红薯土豆。
剩下的还有一碗加了卤肉汤汁的汤,汤里面也有几个面团子。
若是让张皓吃,倒也不是吃不下,不过有系统在他是绝对不会吃这玩意的。
可对这两人来说,那简直就是少有的美味,特别是那汤汁里面的油水,两人更是不顾张皓在场,直接舔起了碗。
“吃饱了吧,吃饱了,把这玩意披在身上,和我一起重新搭个棚子。”
现在是没打雷,可等会就不一定了。
张皓是真担心这两人被雷给劈了,说这话他把两张塑料薄膜丢了过去。
这东西是供销社进的货,对中作物生长来说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南瓜有了这玩意过后。
在1月至3月粉土壤温度合适的时候种上。
用薄膜一盖,就不用担心秧苗被昼夜温差冻坏亦或被牲畜给吃了。
不过眼下没啥销量,甚至可以说压根没人买。
临走前张皓就拿了一些,准备在厂房建好之前,用这玩意给看守铁桶的兄弟几人,搭个防水的帐篷。
“何二,老三我给你们送吃的来了。”
就在两人往身上套薄膜时,马伟的声音响了起来,接着他又说了一句:
“诶?这上面盖的是什么东西?怎么亮晃晃的?”
“是塑料薄膜,你既然来了,那就一起来搭个棚子吧。”
屋外正打算研究一番的马伟,在听到张皓的声音也顾不上研究,屁颠屁颠的就走了进来。
经过周慧的事之后,他现在对张皓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
在他看来张皓像是能掐会算一样,说修路能救他一命,转眼就真的救他一命。
不仅如此。
在听到他能贩卖化肥,关键还会给村里人修路后,谁家的人看见他不会竖大拇指。
那女知青里面更有人对他表达好感,可经过周慧的事过后。
马伟只是不会说,城市套路深他要回农村的话,但从行动上他已然拒绝和女知青来往。
并托家里人的关系给他说上了一门亲事,不过起初听人说那女的也是知青时,马伟瞬间炸毛,但介绍的人又说。
那女孩子并没有选择进城,而是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发展,并且她爹还是抗日英雄后。
马伟打算等媒婆那边传来消息,就去见见对方。
“好嘞,张老板不过这事我们来就行,你就看着吧,我们一定能搭一个结实的雨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