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一块儿吃了一顿饭后,两家便跟以前在沈蓉和长生住县城那样走动了起来。
沈蓉知道家中子侄在县城的书院里读书,便动了姜夫子也侄子给教了的心思。
离开京城前,沈蓉特意找了管家打听姜夫子的来历。
她怎么也没想到姜夫子竟是进士出身,请他来教启蒙孩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沈蓉娘家大侄子,沈清文读了五年书,倒是可以下场试一试,若是姜夫子愿意教,沈清文的把握也能大一些。
沈蓉想明白这些,便跟姜夫子提了一下,当然,若是愿意多教几个孩子,那束脩自然会往上提一提。
姜夫子想了想,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再两只也没什么区别,便应了下来。
只是,沈蓉一家人只是暂时在县城里落脚,桃花村的房子修好后,他们还是要搬回去的。
两家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将沈蓉娘家的房子收拾出来两间,一间给姜夫子住,一间则当教学的学堂。
姜夫子原先对去桃花村教学生倒是没什么想法,可当去了一次桃花村后,便喜欢上了那个有山有水的小村子。
他也不等沈蓉家的房子修好一起搬回去,便带着几个学生,直接住进了沈蓉娘家的老房子。
而沈蓉带了一个做粗活得婆子,以及俩兄弟的丫鬟小厮也回了村,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盯着宅子的进度。
沈蓉娘家的房子虽是老房子,可沈家人很爱惜房子,哪怕没怎么住人,沈武也会不时回来看看老房子,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愣是没有一块儿地方是破了漏了的。
沈蓉不敢怠慢姜夫子,和爹娘一块儿将房子收拾出来,还添置了一些东西,房间里总算看起来没有那么简陋了。
平平和安安自回来,跟表兄妹们疯玩了一旬后,再次过上了每天上课读书,下课吃饭睡觉的日子。
只不过,以前是在侯府的西跨院,如今,是在桃花村。
以前他们读书累了,便在种满瓜果的侯府走一走。
平阳侯府景致不错,花团锦簇的,只是再好的景致天天看,一连看了几年,也看厌了。
姜夫子本就不是什么古板之人,来到桃花村后,每日读书累了,还要带着几个学生,往后山走一走,美名其曰劳逸结合。
若是遇到那雨过天晴的日子,他带着学生们还能在山上采到蘑菇。
夏日的山林里,野果树也有不少,只是能不能摘到,那就要看运气了。
在稻子将熟之际,沈家的房子总算是盖完了。
沈蓉一家子总算搬回了桃花村。
因为家里人口变多了,原先后面那一亩菜园子,沈蓉直接用来盖了房子,有正房,东西厢房。
沈蓉带着孩子住后面的院子。
前面的院子格局没变,给爷爷奶奶和姜夫子住。
乡下的房子不像城里那样讲究,并没有给下人住的倒座后罩房,府中的几个下人便住了挨着厨房的两间西厢房。
尽管沈蓉尽量不跟村里人区别太大,可二进青砖瓦房在桃花村依旧很显眼。
不过显眼没法子,家里人多,不弄大一些,根本就住不开。
房子上梁那天,满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当然,喜钱也没少抢。
沈蓉不是个小气的,不仅准备了一箩筐的铜钱,铜钱里还塞了不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