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老板(上级)要选择一个员工,一定考虑到你的能力,你能够为我做什么事?你为我工作,有多少的贡献,我就给你多少的薪水,他们是以法来论断彼此间的价值。中国的领导者,他不会很在乎员工有没有能力,他最在乎的是──下面的员工对于我这个老板,就是你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笑──),这个永远是第一顺位。
我刚开始出家学佛的时候,对中国式的这种沟通方式,很不能适应。后来我慢慢研究中国文化就体会到:我们既然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就应该要面对。不管好坏,事实上是如此,中国人他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你看中国人对于轨范这样的规矩,他永远只是参考的。
比如说:一个母亲叫他的儿子:小华,你去买万金油回来。你跟中国人讲什么话,他说:好好好!没问题。结果小华回来的时候,是买一瓶绿油精。这母亲说:叫你买万金油,你怎么买绿油精呢?没办法,万金油都卖光了,现在都用绿油精,不用万金油了。
所以中国人他会以人的思考感受,来带动整个生命的轨则。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立足点,它是从人性来考虑,以克己复礼为先,然后带动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之道,以这个为中心目标。但是西方的文化,它重视的是自然科学,探讨自然。它可以花三十年的时间,陪着海豚生长,看看海豚是怎么生活,它们彼此之间怎么沟通的?他对这个自然科学所花的时间是最多。中国人则是要求一个人如何克己复礼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
所以很多人说:你看东方文化,好象没有发展很多科学的东西出来。这样的指责是不对的,因为中国人认为这样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你追求这种东西不能让一个人趋吉避凶。中国人的文化是要求一个人──君子云何立身处世,这是它的一个重点。中国几千年有智慧的人,都是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所以我们看,生命的确有差别相,这个差别的因缘就是来自于不同的思想。一个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个是以法为本的价值观,佛法认为这两个都是遍计执。当然遍计执不同,就会带动不同的生命差别,这个都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就是说你要改造自我,你一定要先了解自我,因为每一个我都是不同的。这个方法适合他,不表示适合你。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你就知道你应该要加强哪一部分思想,他有这部分的问题,你不见得有这部分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讲到我们生命的因果互动,是由遍计执而带动你的依他起,依他起是由遍计执所带动的。
壬二、释应知相(分二:癸一长行;癸二颂)
癸一、长行
子一、问
这个地方应知是把前面的因果作个总结,分成两段:第一段长行,第二段偈颂。看长行,长行有一个问跟答,先看问: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
生命的因果相,应该怎么来作总结的说明呢?我们看回答:
子二、答(分二:丑一略显;丑二更释)
丑一、略显(分二:寅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寅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
寅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
回答当中分两段:一、略显;二、更释。略显当中分两段: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先看依他起当中,非有跟有的情况:
谓遍计所执相,于依他起相中实无所有,圆成实相于中实有。
遍计所执相我们说过,是一种内心的妄想,或者说是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在依他起当中,是实无所有。就是我们刚开始由业力创造果报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那是在根、尘、识的互动以后,才产生妄想。
所以如果从依他起的本身来说,依他起是没有所谓的遍计执。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遍计执是由后天的教育,还有我们自己在生命当中的一些分别,所谓的邪教邪分别而产生的,不是说你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就算你今天是一个这样的果报体,如果你出生在西方,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那你也会产生西方的遍计执,那是后天引生的,这个跟依他起没有关系。
所以从依他起最初的相貌来说是实无所有,那是由于后天的邪教邪分别所引生的。这个圆成实相是真实有的,这个依他起它所依止的我空、法空的理体,是真实存在的,这一部分你不能说没有。这个地方是从依他起当中,讲到遍计执是非有,圆成实是有,先讲这个观念。再看第二段:
寅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
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
这一段的论文,我们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讲到实际的情况,由此二种,是说圆成实相跟遍计执是非有跟有,这个遍计执是非有,圆成实是有,这个是实际的情况。这以下讲到凡圣的差别,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就未见真理跟已见真理来说,圣人是已见真理。一个已见真理的圣人,他的圆成实是已得,遍计执是非得,他得到圆成实,他破坏了遍计执,所以圆成实是已得,遍计执是非得。
就一个凡夫来说,他是未见真理,他的圆成实是非得,但是他的遍计执是可得,他是活在妄想当中,所以他看不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这个地方讲未见已见,非得已得是同时的,这两种情况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一个凡夫来说,他永远活在遍计执;对一个圣人来说,他内心永远是空空荡荡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两种是同时存在的。看更释,这个更释是作总结:
丑二、更释
谓于依他起自性中,无遍计所执故,有圆成实故,于此转时,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所以在依他起当中,基本上是没有妄想执着的存在;但是它的体性──我空、法空是存在的,这是讲真实的情况。以下讲到凡夫在这样的一个生命当中的差别:就着凡夫来说,在生命运转的时候,若得彼即不得此,凡夫是得到彼──遍计执,但是失掉了圆成实。凡夫没有一个人是恢复到清净的本性,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思想去造业,没有一个人是客观的,没有一个人。圣人呢?若得此即得彼,圣人永远是活在平等的法性中,随顺众生,该怎么做好,他就怎么做,他自己没有任何意见,所以圣人是得到圆成实,而没有遍计所执。这个地方是说凡夫跟圣人内心世界的差别。我们看癸二的偈颂,作一个总结:
癸二、颂
如说:依他所执无,成实于中有,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所以说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我说明一下。在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是没有的,不是依他起没有,而是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这一部分是要破坏的;而圆成实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去观照的,这是真实的存在──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最后悟入圆成实。
所以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所以凡夫他得到妄想,圣人得到空性,每一个人都有所得、有所失,这样子是平等同时存在的。这一段就是说,当我们今天要为众生开演大乘佛法的时候,你一定要先说明众生的因果相。生命的果相是依他起,但是这个依他起是由因地的遍计执去带动的。我们刚刚讲过,是由思想产生行为,由行为才产生果报,所以这个思想是决定我们果报的关键。
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我们今天有这个果报,你回忆一下,你今天的果报,有些果报你很满意、有些果报你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有的思想是对的、有的思想是错的,前生的思想创造今生的你。你今生有什么思想,就会影响来生,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既然这样,那我把思想都破坏掉好了?不可以!因为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所有诸佛的波罗蜜、所有清净的功德,也是要靠思想产生。你没有思想,你不能对弥陀产生归依,不能够缘众生苦,发菩提心。所以佛法是反对无想,佛法是认为你要扭转思想,这是关键。在心理学上,把这个思想叫做心灵的联想,这个心灵的联想会影响我们行为的造作。
比如说:当你想到巧克力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联想?有些人说:巧克力不错啊,会让我很有精神、很有体力。你对巧克力产生正面的思想,那我敢保证你一生当中,吃巧克力的机率会很多,你这方面造作的业力会很多。如果你说:这个巧克力不好,太甜了,会让我发胖,会产生很多的胃酸。如果你第一眼看到巧克力的时候,产生负面的联想,我看你今生吃巧克力,这样造作的业会很少。这个道理就是这样。
比如说我们讲出家,刚出家的相貌,这个思想就是缘名为境,取彼相貌。当出家的相貌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你第一个产生什么联想?诶,出家不错啊,寂静安乐。如果你对出家是产生很多正面的联想,那我敢保证,你的出家生涯一定是快乐的时间多,而且你出家的生涯会很持久。如果你心中出现的出家影相是一个负面的联想:出家多不自在!你这种联想如果没有消灭,你的出家生涯,我看你痛苦的时间多,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
所以我们的思想,真的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果报。所以我在打佛七的时候说:今天你要把佛号念好!就是说这个佛号是很容易忘失的。你说:我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没有错,心于佛号专一安住,那是一个点状的安住,这很容易;但是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地方就有困难──相续也太难,念佛法门最难的就是相续。
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呵──)、你的妄想又来找你了,就把佛号打掉。怎么办呢?再把佛号找回来。找回来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又来找你,又打掉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这个佛号怎么样才能把它念好,让它相续?我告诉同学说:你这个念佛,勉强是没有用的、勉强是没有用的,你绝对不能硬干,你要疏导。就是说为什么他的佛号跑掉,他很快就找回来?你的佛号跑掉以后,要半个小时才找回来?它跑掉,找回来,一下子又丢掉,为什么?一切法一定有它的原因。
就是说你想想: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当它在你心中出现的时候,你有什么联想?你说你看到阿弥陀佛,完全没有任何的联想。那糟糕了!那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既然是可有可无的力量,那你怎么能够经常的去忆念他呢?不可能。
有些人他佛号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他有很多正面的影响──我的业障很重,怎么办?靠这个佛号。
我没有功德,别人很会布施、持戒,我什么都不会,我就只有靠这个佛号。我来生不想到三恶道去,怎么办呢?就靠这个佛号。
佛号在他心中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就是说他很容易就跟佛号在一起,就算丢掉了也不会丢太久,马上就找回来。
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一个所缘境,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不好联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你说:诶,我也没有造业。是的,你没有造业。但是你有一种潜在的危机在里面。我们经常会忽略这种负面的联想,其实这都是对生命很不好的遍计执。你看看经典,其实佛典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让你修观用的,就是让你如何去创造一个正面的联想──对三宝产生正面的联想。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我们应该如何用正面的联想,来取代负面的联想,这是一个生命改造的关键。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