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闻俱善,二者孰17贤方戒称闻,宜谛18学行。(十五)
学先护戒,关闭必固,施而无受,力行勿卧19。(十六)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20受正法。(十七)
若人寿百岁,奉火修异术;不如须臾敬(21),事戒者福胜。(十八)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22)。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十九)
学当先求解,观察别是非。受谛应诲彼,慧然(23)不复惑。(二十)
被髪(24)学邪道,草衣(25)内贪浊,蒙蒙不识真,如聋听五音。(二十一)
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二十二)
学而多闻,持戒不失,两世(26)见誉,所愿者得。(二十三)
学而寡闻,持戒不完,两世受痛,丧其本愿(27)。(二十四)
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28)解义,虽困不邪。(二十五)
稊稗(29)害禾,多欲妨学。耘除众恶,成收必多。(二十六)
虑而後言,辞不强梁(30),法说义说,言而莫违。(二十七)
善学无犯,畏法晓誋,见徵知著,诫无後患。(二十八)
远舍罪福,务成梵行(31),终身自摄,是名善学。(二十九)
注释
1寐:睡著了为寐。
2螉螺蜯蠹:各种隐於不乾净地方的虫子和软体动物。螉,《辞源》上有螉纵,概指牛虻;蠹,隐於本质内的一种小虫;螺蜯,即田螺河蜯之类软体动物,外有硬壳。
3婴:通樱,扰乱。
4遘:遇上。
5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有漏、无漏之慧见,为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
6摄:统摄、管束。
7非务:不是正当的事情。
8建行:即直行。建,立也、直也。
9起:开初、初始。
10是向:倒装句,向是。承接上文,「朝著这个目标努力」的意思。
11断母:制伏其心。母,即指心。见《法句譬喻经》同品。
12率君二臣:君,心也。心为人身之主,故曰君。二臣,即善恶之念。见《法句譬喻经》同品。率,统领。
13独:独处。
14偕:同行,一道走。
15乐戒:以戒为乐,是佛教抵制世俗诱惑的手段、方法之一,主要是限制人们有所不行,有所不欲,有所不取的训诫、规定、条文等。
16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17孰:哪一个。
18谛:真谛、真理。此处作副词,努力地、笃切地。
19卧:躺下,引申为停止。早期佛教十分注重宗教实践的连续性,持久性。
20精进:努力地向前迈进。
(21)敬:礼敬、虔诚。此处指对待佛教礼敬。
(22)空语:谎称。
(23)慧然:即指达到慧的境界。某某样子,某某状态曰然。
(24)被髪:即披髪、散开头发。
(25)草衣:以草为衣,意指穿得很破。
(26)两世:今生、来世。
(27)本愿:佛及菩萨在未成正果之前为救众生所发的弘愿。
(28)安谛:依照真谛。
(29)稊稗:田中之类似禾苗之野草,生命力特强又善吸收营养。
(30)强梁:强硬,霸悍。《老子》上说,强梁不得好死。
(31)梵行:即清净之行。梵,即古印度语中的「梵摩」的简称,意谓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