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狐疑的盯着他,再看看他递过来的东西,可能是闻到香味了,便张开嘴接了。
牛牛才不管他有没有事,见他凑过来了,攀着他的手臂就站了起来,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再不肯撒手了。
他前面讲的话,牛牛是听不懂的,但听到包包两个字,赶忙跟着他学,附和着道:“包包……包包……”边说还边流口水,看样子是真饿坏了。
李氏见着他拿的东西,眼眶立马就红了,“他大伯,这就要烧了吗?”
麦芽歉意的笑笑,“他哪里是可爱,就是嘴馋了些,看着你们烧的东西香呢!”
看麦芽神色疲惫,李元青很是心疼,他把被子铺好之后,说道:“你带着牛牛先睡,今晚不用你守着,有我跟娘在那边就行了,有事我再叫你。”
路过村里时,李元青又去敲了李元木家的门,李元木本来是要去的,可被李氏拦住了,他要是去了,两个娃就得带上,这家就得空了,两家都没人在也不成,李元木在家,可以隔一天到上面睡觉,总好过接连几天都没人在家。
马车进村子时,都已快到深夜,村子里的人家早都睡觉了,房子外面透不出一点光亮,看着的确挺吓人的。
看见这白布,麦芽心里一沉,试探着问道:“太公走了吗?”
麦芽越想越害怕,站在那不声不响。李元青看着她的异样,走过来抱住她,以自己的体温温暖她,“你别怕,太公没有带着遗憾走,他走的安心,咱们这是喜丧,你出去瞧瞧就知道了,门外都挂着红布,并没有挂白布呢,你今儿啥事也不用干,只管看着孩子就成了,准备丧宴的事有几个婶娘,这个李家村有很多跟我们一家的叔叔婶子,有她们在,你只管抱着牛牛,别让他到处乱跑。”
麦芽把头靠在他肩上,微微点头,眼神浮在虚空里,久久没有落下地。谁又能知道她的担心,她的惶恐不安。
李氏指着那有灯光的屋子对麦芽道:“那里就是元青小叔家,他家宅门挺大的,当初元青他爷爷最疼小儿子,把家里的祖产都卖了,给小儿子置办房产,才有了他家今天这样的宅子,所以当初他们兄弟几个分家时就说过,老人去世出棺材,就得从他家出。”
李德中烧完东西进来,道:“年纪大了,要走了,咱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么大年纪,也算是喜丧了,就该往喜丧办,让他老人家走的安生些!”
之后才要抬着棺材下葬,这期间还有很多细节之礼。麦芽是不清楚的,但李氏知道,她趁着有空,便跟麦芽粗略讲了讲,看着马车已经到李元青小叔家门口了,李氏只得长话短说,让她有啥事多看多听,需要做什么事,再另行跟她讲。
刚刚麦芽就看见他笑时,口水都喷到菜上去了。还有他那手,哎呀呀,不说也罢。
即使躺下了,她也没睡踏实,外面那么多人声,脚步声的,哪能睡的着。天还没亮,正当她想要起床出去看看时,猛然听见外面有哭声。
李远娘在围裙上擦着手,听她这样讲,禁不住对身边的几个婆娘夸赞道:“瞧这丫头多会说话,不愧是做生意的人哟!”
到了院外,麦芽赶忙把牛牛嘴里的肉抠出来,那肉熟没熟都不知道,哪能吃呢!牛牛正嚼的起劲,见娘亲硬是把嘴里的肉给掏出来了,老大不乐意,哼哼的抗议起来。
先前麦芽成亲时,还请了李太公去,那时看他身体还硬朗的很,没想到,不过才一年多而已,那时精神抖擞的老人,此时却是这样的一副模样,脸颊消瘦,身形瘦成一成骨头了。躺在那里,眼睛半睁着。李元青跟他说话,也没有动静,连眼珠子也不会转动了。
李元青闻言,转过头来看着牛牛,好笑的问道:“儿子啊,告诉老爹,你是不是饿了,是不是想吃包包啊?”
想着这被子也不知是谁睡过的,也不知洗了没有,她便只脱了外衣睡觉,油灯也不敢吹灭,这环境不熟悉,若是吹灭了油灯,可真成真眼瞎了。
乘着没人注意,她抱着牛牛又溜回屋子了。大门外也不想去,谁都不认识,去了又能干嘛呢!
当初村长纪安山去世的时候,她是见过办丧事的场面,可跟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
有个脸上长满雀斑的妇人走过来,她腰上系着围裙,看见麦芽,双眼都要放光了,“你是麦芽吧?我是李远他娘,经常听我家林翠提起你,说起来,我可真要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给了他们在客栈做工的机会,我家李远现在还在家里种地呢!”
一下马车,还没进屋,迎面就遇上李和爹拿着个布口袋,里面好像装着稻草,布袋上还用毛笔写着什么人的生辰八字。他要往外走,正遇上李氏他们。
麦芽站起来抱着牛牛闪到一边去了,牛牛不明所以,懵懂的看着陌生的院子,有些搞不清状况。好几个围观的年轻婆娘看着牛牛可爱,都过来逗逗他,伸手要讨他过来抱抱。
李沐河毕竟是跟着老太公最久的孩子,跟太公感情最深,一提起老父亲的病,他又是叹气,又是自责的道:“先前都还好好的,吃的也好,睡的也好,就是不知怎么了,前一刻还好端端的跟门口的邻家讲话,后一刻就倒在地上不醒人事了,郎中自然是请了的,可接连看了两位郎中,都说老人家血气上头,已经堵了七窍,救不回来了,也就是随时咽气的事,别的办法也没有,只能干等着了。”
麦芽仔细想了想,他们原本是想着回县城的,可这样一耽搁,如果先回榆树村再回县城,来回一绕,时间可就长了,“要不咱们从这里直接回县城吧,反正客栈里也有咱们的东西,家里的东西就在家里放着,哦不对,那娘怎么办?”
麦芽看清他递过来的,是一件白布。按着风俗,老人去世,晚辈都要披麻戴孝,不过披麻戴孝是亡者的儿子,他们这些做孙子孙媳妇的,只要披一块白麻布也就是了。
李远笑呵呵的道:“吃不完就搁在一边,等回头饿了再吃,我看厨房里忙的很,还得在院子里架两口大锅,中午一时半会都吃不上吃呢,不多做准备哪行。”
“是呢。”李氏也忙给麦芽介绍,“麦芽啊,他是元青的小叔,快叫人。”
按着李家村的风俗,老人去世,要在家里停尸一天,接受乡里邻家,亲友们的拜祭,之后才要请专人将尸体抬进棺材内,这还不算完,次日一早还得抬着棺材,在屋前屋后转上一圈,行绕屋之礼。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李沐河家的院子也渐渐聚集了不少人。
这些厨子长年给人家做宴席,红白喜事都做。因为是请来的厨子,所以主家对他们都十分恭敬,也因为如此,他们这些人总是拿着架子,把自己端的高高的。菜洗或不洗,洗几遍,那都是他们说了算,即使你在吃席的时候,吃到什么石头或是不干净的东西,也别觉着奇怪,更别去指责他们,只当没看见也就是了。
李太公的小儿子也是李德中的弟弟,本名李沐河,他家有四个小娃,都还小,可能是因为成亲迟吧,大的也才十五,小的今年才八岁。
牛牛哪里肯干,把头一扭,根本不理她们。麦芽歉意的笑道:“这孩子认生,一早醒来便到了这里,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呢!”
牛牛果真是饿了,除了蛋黄不肯吃外,接连吃了三个鸡蛋白。
麦芽心知肯定是李太公不行了,她赶紧爬起床,穿上衣服,牛牛还在睡着,她也不想把牛牛弄醒,正准备轻手轻脚的去开门,就听见门锁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