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当然明白丁立是什么意思了,他这是当着众人的面打自己的脸,想反击吧,又忍住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况自己的后台没有人家硬气,忍一忍吧!以后找机会加倍奉还。
苏明并没有再说什么,冷冰冰的看了看丁立便转脸示意了严伟,严伟便迅速走出了人群,安排工作去了,伍东也跟在后面,怎么能少了他这个关键人物呢?
苏明在‘车祸现场’又简短的说了几句话,便返回了市里面,他得把这事情向自己的领导常青汇报一下,听一听领导是什么样的看法,毕竟人家见多识广,比自己考虑问题全面。
返回市里面的苏明并没有立刻打电话给常青,而是思索一会儿,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又想了一下该怎么说,这才给常青打了电话。
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很少有在十一点前睡觉的,需要这些领导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有公事,也有私事,要不怎么说日理万机来形容他们呢?
苏明的电话拨了出去,几秒钟后便通了,电话里传来了常青的声音:“小苏啊!这个时间点打电话来,你是有事情啊!什么事情?”
年龄再大,级别不够,在上级领导面前都是小,上级领导都会这样称呼的,好像这样才能显示出来领导与下级的真实的关系。
苏明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口说:“老领导!出事情了,即将下来的巡检组组长韩组长的车子出了严重的车祸,在老鹰嘴,现在还没有办法鉴定出来车上有没有韩组长,我也是刚从车祸现场回来,我觉得应该向您汇报一下这个事情。”
“这事情啊!我已经知道了,你是担心害怕韩组长出事情吧?你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不必要过度紧张,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静观其变吧!明白吗?”电话传来了常青平静的声音。
常青的话,让苏明有些吃惊和意外,他没有想到,常青并没有因为这事情而发怒,情绪很稳定的。难道。。。。。。?
苏明有此疑惑不解,但是又不好深问下去,领导不说出来的话,自然有不说出来的道理和原因,这时候,你千万千万不要再傻乎乎的追问下去。就是平时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做,一旦做了,你的形象在领导心里就一落千丈,他就会逐渐的疏远你,谁愿意和傻子、二愣子为伍?那不是自掉身价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常青,他也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他知道这事情不是像苏明看到的那样的简单,他认为韩景是十分精明的人,上次到了甘西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月,却做出来了别人多少年都做不了的事情,把甘西的官场搅的天翻地覆。
这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情,得罪了一大帮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得罪,把许多人整到监狱中去反思自己了,这些人能不对韩景恨之入骨?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是几十年的官场经历,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哪一个没有一帮人,别以为树倒猢狲散了,那些都是表面上的情况。
在官场中能成为一个阵营的人,因素是多方面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个‘道’在具体方面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志同道合,有的臭味相投,有的利益相同,也有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暂时走到一起。
常青在官场多年,自然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韩景当然是知道其中的弯弯曲曲了,他既然知道了,又敢去做,说明自己有考虑的,这就像打仗,打仗前肯定是要做全方位的了解,制定出来的方案也是好几套的,不会只有一个方案的。
得罪人了,断人财路,你再次回来,别人能对你友好?他们恨不得喝了你的血,方解心头之恨。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景他们在傍晚独自一车,不通知任何人,不随巡检组全体成员,提前过来,这一行为都让人难以理解。
要知道这次下来只不过是巡检意识形态方面的进展如何,这事情并不是像上面派下来的别的督察、检查、巡查那样,需要悄悄的下来,没有必要的。
常青怀疑韩景的动机,是不是有诱敌深入的嫌疑?这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事情,不会轻易的就着道了,那样的冲动不是韩景的作派,他可是从来不吃亏的主,只有他算计别人的份,还没有别人算计到他的。
所以说,常青听完了苏明的汇报后,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特别的情绪方式,像常青这样位置的人,起码都有三十年左右的仕途经历,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角度肯定与年轻人不同,根本就不存在冲动这样的说法。
听风就是雨这样的事情对常青这样身份的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虽然还达不到泰山崩而不变色的境界,但是,也不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方寸大乱。
苏明听到常青如此沉稳的回应,心中稍微安定了些,他明白领导自有考量。
挂了电话后,苏明依旧不敢放松,一边关注着老鹰嘴车祸现场的后续情况,一边留意着巡检组其他成员的动态。
与此同时,在老鹰嘴现场,严伟和伍东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他们仔细勘查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严伟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存在一定的破绽,所谓的天衣无缝只不过是传说而已,似乎这场车祸并非意外那么简单。而此时,车祸背后的黑手伍东也在暗中观察着严伟的一举一动,他们企图掩盖真相,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另有人注视着,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场围绕着老鹰嘴离奇车祸的暗战,正悄然拉开帷幕。
京城,西山,一个小院,灯火通明,院子的东厢房有几个人坐在沙发上,神情轻松的聊着天,正是汪志高、黄宝良、杨尚军几个人。
“这下都放心了,我没有想到韩景这小子这么鬼,跑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去了,还能毫发无损,我是低估了他。”汪志高微笑着看着黄宝良,用赞赏的口气说道。
“你们才知道啊!这才哪跟哪!后面的惊喜多了去了,看着甘西省又要有许多人失眠了。”坐在旁边的杨尚军插话说道。
“甘西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睡不着觉还算个屁,真正睡不好觉的应该是那一位了。”汪志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北方。
几个人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汪志高指的北方,就是指甘西省那些人在京城的后台人物,只不过是没有直接指名道姓罢了。
汪志高说的确实是这样,离汪志高住处有几里路远的北面的座四合院里,此时此刻也是灯火通明,在客厅里的沙发上也坐着几个人,不过气氛严肃又紧张,让人感到很压抑。
坐在首座位上的正是最高政法委书记康平,他一脸怒气,眼光阴神的盯着对面沙发上坐着的几个人,其中的一个就是甘西省省委书记代明之,代明之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一样,低头不语,不敢看着康平的眼睛。哪里还像个省委书记的样子,平时的气势如虹已经是荡然无存。
“我早就和你们说过了,做事情要动脑子,别想一出是一出,这事情就是傻子也知道不应该去做的,意识形态的巡检又不是什么纪检巡查,不用那么着急的,也不需秘密行动的,韩景他们为什么要在傍晚的时候下去?为什么单车下去了?还不是为了引诱!”
“知道人家在诱敌深入,故意引你上钩,你还要去,这不是傻子又是什么?真不知道几十年的仕途是怎么混的。”
“现在倒好,幸存者也不见了,我不用想,韩景他们的车子里什么人都没有,不见的幸存者也是他出手的,你们有证据吗?怀疑又有什么用?”
“我们留下来的事情本来就是漏洞百出,好不容易补上了,现在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你怎么去补?能补上吗?有时间去补吗?人家就等着你去补呢?唉!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们先回去吧!我累了!”
说完了话,康平闭上眼睛靠在沙发背上,秘书周勇用眼神示意了坐在沙发上的人,几个人知道不能在坐了,便悄悄的起身,垂头丧气的跟着秘书周勇走出了客厅。
其实代明之他们几个人心里也是很憋屈,韩景他们从京城下去的消息是这边提供的,当时并没有说这是诱饵的事情,事后诸葛亮,这样的话谁不会说?
领导就是领导,有政绩的事情,下面的人肯定要往领导身上扯,千万千万要让领导突出出来;有问题的事情,下面的人要主动的自己去承担起来,千万千万不要涉及到领导。领导对的事情肯定是对的,领导错的事情也是对的,错了只是下属没有领会精神才出错的。
周勇将代明之几个人带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这才轻声说:“领导心情不好,白天开会的时候因为事情和其他领导争论,结果不太理想。你们要多多担待,心里就是有委屈也要憋着。”
“这车祸的事情,我两点意见,一个是尽最大努力将幸存者找到,安排妥妥当当的,不能让他产生一丝一毫对车祸不利的事情。另一个事情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再查一下,查漏补缺,尽量做到完美,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时间紧迫啊!”周勇望着代明之等人意味深长的说道。
秘书都是领导最信任的人,也是最贴身的人,知道领导想着什么,又要做什么,所以说,有时候秘书的话,就是领导的意思。
代明之几个人当然明白了周勇的意思,几个人和周勇又寒喧了几句,便急匆匆的离开了西山连夜返回了甘西。
周勇送走了代明之等人,便回到了客厅,康平睁开眼睛,淡淡的问道:“都走了吗?我的意思传达没有?”
“都走了,您的意思都传达给他们了,我又擅自做主增加了一个事情,让他们把以前的事情再回头认认真真的查一下,查漏补缺。”周勇望着康平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康平微微的点点头,算是认可周勇的行为。周勇这才暗暗地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算是做对了,谁都知道康平很强势的,生性多疑,性格也让人捉摸不透,不像别的领导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各方阵营都行动起来了,平静下来的夜晚对于某些人来说,注定又是不平静的一个夜晚。
韩景他们除留下来的两个无人机监控人员,别的人已经撤离了‘车祸现场’。韩景知道接下来的事情重心应该是幸存者,因为从他身上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能找到极其有价值的线索。
这样的关键人物,是千万千万不能出差错的,哪怕是一点点的错误也不能有。
身在京城的杨尚军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为此也提前从京城返回了西部军区,亲自安排绝对可靠的人做这个事情。韩景他们几个人也暂时呆在军区,一是等着叶新生苏醒过来,二是要问问叶新生几个问题。
汪志高了解情况后,又和黄宝良亲自去见了大当家的,具体谈了什么事情,别人也不知道,光知道的事情就是,第二天几个部委联合发了通知:意识形态巡检的事情暂停了,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决定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甘西这边的代明之等人得知这个消息,更是如坠云雾。
代明之心里除了暗暗叫苦,还有几分欣喜,他心里想着:是不是韩景真的出事情了?
本来就焦头烂额的局面,如今又添变数。代明之深知事情愈发复杂,不敢有丝毫懈怠,赶紧召集手下重新部署,对车祸一事再次进行细致排查,不放过任何可能暴露的蛛丝马迹。
而在西部军区,韩景等人守在叶新生的病房外,气氛略显凝重。大家都在等待着叶新生苏醒,期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关键线索。杨尚军安排的人手将病房周边守得密不透风,确保不会出任何意外。
此时,苏明在市里也收到了巡检暂停的通知,他意识到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想象。他更加紧密地关注着各方动态,准备随时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一场围绕着车祸真相和意识形态巡检的暗战,正朝着未知的方向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