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周志猛接着电话。
等他认真听完王可的讲述,先是应了一声。
接着开口问道:“阿可,这么说,你已经答应要投资了?”
王可应声解释道:“对,但是怎么投资,投资多少资金,具体方案怎么样,这些都是未知数,还是要等到项目立项。”
“我估计一年半载的够呛,现在产业园区的基地建设还没完成,然后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一旦谷龙岛一体化立项,后期可以把东海化工的生产基地搬迁到园区内,一是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做新技术转型。”
接着又解释了一下后面的计划。
周志猛闻言笑着表示道:“行,只要你考虑好了就行,我们都相信你的眼光,而且你才是大股东、大老板。”
“不过,这个项目真的是太大了,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能玩得转的,怪不得要请你吃饭呢,这是看中了你兜里的钱啦。”
到现在他才意识到,大领导的饭也是不易吃啊!
当然也得有这个资本和价值才行,像自己这样兜里没钱的。
请了白请,根本就入不了领导的眼。
王可笑道:“我也早有所料,孟书记一开始积极推动东海化工的收购,就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
“现在收购尘埃落定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邀请我吃饭,要是不谈论这个关联的项目,反倒是有些奇怪。”
“这种超级大工程必须得多方筹措来推动,官方也要借助社会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和资本运作,单靠一方难度和风险都太大了。”
毕竟涉及到上千亿的资金,这个损失谁也承担不起。
将来谷龙岛项目一旦效益达不到预期。
那么很有可能将投资者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说保险起见,还是要多方参与、分担风险,即使有损失也不会那么严重。
这样的道理,周志猛当然也明白。
在投资市场中也非常常见,大家合作共赢,分摊风险。
“嗯,化工一体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园区模式也是大势所趋,要不然国家也不会在全国规划建设七大化工产业基地。”
“之前东海化工也是这样想的,但时也命也,投资不仅没有挽救企业的发展,还加速了债务的危机。”
“现在东海化工有了你这尊大佛,而且本身就在项目中有一定股份,这位孟书记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契机。”
而且他心里还猜测,即使这次饭局没有王可的明确答复。
后面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总之一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拉王可这个强力外援投资。
因为王可本身就代表了金融资本,在国内外的金融市场风生水起、占据一席之地,更闯出投资无往不利的名头。
还有自己个人独资的银行。
资金实力非常强大。
所以,省里和东莱市一定会想方设法让王可投资,特别还是王可本身就有投资布局化工产业的计划。
这不是送上门的财神爷嘛?
……
在周志猛和王可谈论事情的时候。
不远处的何旭、杜英祺等人时不时地用眼睛扫一眼,目光中流露好奇。
他们也知道是王可给周志猛打来了电话。
但都避着他们去一旁了,估计有很多事情不方便他们知道。
所以也不好意思去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