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近东南边的峡谷时,王向东又听到张勇发出了惊叫,然后前面哗啦啦的响动,抬头一看,呵呵,这货居然被套住一只脚倒吊在树下,划拉着双手在晃荡着,嘴里还骂着呢。
原来张勇看到前边的几棵大树间有一块稍微大些的空地,于是就想直接去那里平整了,兴冲冲的跑过去,没曾想地面的枯枝落叶中有猎人布置的套绳,一脚踩上去就触发机关了。
王向东和肖雄连忙跑过去解开绑在树干上的绳索,慢慢的把张勇放下来。
“队长,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啊?”张勇解开脚脖子上的套绳苦着脸说道。
“因为你块头最大肉最多,看起来最显眼呗,呵呵。”肖雄笑道。
这时候西北边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又是一声,看来是打到啥猎物了,王向东放大地图就能看到林正宜他们收获了一只山麂。
枪声也吸引了东南边峡谷口的村民的注意,五个穿彝族服饰的村民拿着猎枪和铳就进山来了,几分钟时间就迅速的来到王向东这边。
“你们是做什么的?有证件吗?”
看到穿着制服的王向东他们,彝族村民就把猎枪和铳背到肩膀上,人家没有把枪对准他们,他们当然也不会了。
“同志们好,我们是进山执行任务来的,这是我的证件。”王向东连忙递上证件,顺便也给五个彝族同胞递上烟。
“哦,还是京城来的同志啊,欢迎你们到来,我们是风口村的民兵队,你们到梁王山来执行任务?该不会是来寻找梁王藏宝的吧?”打头的岁数最大的村民看完王向东的证件后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是受你们滇省府委托进山搞调查的,你们能不能提供一些藏宝的线索啊?”王向东点头说道。
“哪有什么线索啊,几百年过去了,能找的地方肯定都被找过了,梁王山藏宝的传说早就没人信了,我们村峡谷两边倒是有几个岩洞,可也只是当年屯放兵马器械的,根本没有啥藏宝,你们也别费那劲了。”民兵队长抽着烟随口应道。
“队长,我设的套绳被触发了,你们拿了我的猎物吗?”这时一个年轻民兵抓着绳索问道。
“不好意思啊,刚才是我踩中了,枪声是那边传来的,是我的队友在打猎。”张勇连忙应道。
“哦,我还以为是我这里套中猎物呢。”年轻民兵点了点头,然后蹲下身重新设置套绳。
“小兄弟,你挺利害的,设置的套绳很实在啊,我这快两百斤的人都被吊了起来,麻绳勒得我脚脖子到现在还疼呢。”张勇凑过去套近乎。
“嘿嘿,同志你夸奖了,咱们彝族狩猎主要是枪猎和套猎两种,枪猎都知道的,还是你们的枪更好啊,套猎就是靠这绳子了。”年轻民兵被夸了两句就笑着给张勇介绍起来。
彝族这边的套猎可分为吊套和踏套两种。
吊套就是用麻绳结成活套,吊于野兽必经之处的一横搭的树杈上,活套离地面三四十公分高,并在活套上作些伪装,当野兽经过此处时,脑袋会落入套内,然后就被树杈弹吊于空中。
踏套则是用麻绳结成活套平铺在地面上,当然要找野兽经常活动的区域,再在上面作些伪装,当野兽踏住活套时就会被套吊于空中。
“幸好你们用的是套绳,要是用上捕兽夹那我的脚就危险了。”张勇还有些后怕。
“我们就是担心误伤了人才不用捕兽夹的,再说了现在那种夹子也难找了。”年轻民兵点头应道。
“同志,你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就请到我们村子坐坐喝杯茶吧。”民兵队长热情的邀请道。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
王向东也没客气就答应了,梁王山这边是没有藏宝的,正好到风口村那边去看看,就叫肖雄跑去叫林正宜他们,还贴着耳朵跟肖雄交待了两句。
为防止后面的队友再误中套绳,大家就在空地那等候着,王向东就是猎户出身,自然就先挑起狩猎的话题,彝族民兵队长立马来了兴趣,滔滔不绝的介绍起他们彝族狩猎的风俗习惯来。
他们这边彝族狩猎多在秋后农闲时进行,分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两种。
个人狩猎就是独自进山见啥猎啥,捕获的多是个体较小、性情温顺的猎物,如野鸡、斑鸠、野兔、锦鸡等都是常见的小型猎物。
但猎获到大野兽如山麂、野猪之类,回来时要祭猎神,并且不能独吞,要请村中老者来分享猎物的。
集体狩猎一般都在五人以上,出猎前邀约人吹响牛角号,猎人们带着猎枪、猎狗汇合,祭献猎神后一起出发。
早先用的是弓箭和长矛,后来改为铳和火枪,主要猎杀大型的熊、野猪、花豹、虎、狼、麂等猎物。
集体围猎就要大家一起出力了,要先寻找到野兽的足迹或屎尿,然后让猎狗嗅闻,让猎狗循着野兽的气味去找寻猎物,猎狗追击,猎人在山口处堵截猎杀。
在彝族狩猎习俗中,不管是单独或集体猎获的猎物都是见者有份的,不能出售给别人。
猎物头或者皮是归捕获者的,肉则所有人均分,大的猎物,当晚就集体把下水及一部分肉煮了吃。
猎物就地剥皮,下水、四蹄及躯干的肉都必须见者有份,并当场割块肉给猎狗以示奖赏。
彝族狩猎前都要祭猎神的,既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猎神的,也有以村寨为单位祭猎神的。
祭猎神不分节令时间,猎人出行狩猎之前,首要之事就是祭猎神,要打木刻占卜以择吉日或卜吉凶兆。
集体性的祭猎神不仅规模大,仪式繁琐,而且有的已形成了专门的节日。
猎人们在村外一棵会开花结果的树下,摆好祭品,主持人跪地磕头,咏诵《狩猎经》,祈祷猎神保佑狩猎成功。
“梁王山下的几个村子到现在也就我们风口村还保留着狩猎的习俗,其他几个村子全都转为种植和养殖了,好在梁王山下土地面积足够大,加上现在咱们的政策好,我们这几个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民兵队长说着就露出了笑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