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完毕,又考校了一番两个女儿这段时间的学业,周顺昌还欲多与两个女儿相处一段时间,却听外面传来声音。
“周顺昌,该上工了。”
“就来,就来。”
闻言,周顺昌只能不舍的叹了口气,又抱了抱两个女儿。
拿起桌上的两份报纸,揣进衣袖,周顺昌站在家属探望区的门口,看着两个女儿在士卒的护送下,出了北红门后,叹了口气后,向着工区而去。
又经过了一个下午的忙碌,在放工,用过晚饭后,一群官员纷纷聚在了周顺昌的周围,听着他读起了报纸。
对于官员们的这种行为,监工即便是看见了,也不会阻止。
看个报算什么,他们还有权力给皇帝上书咧。
“阵斩建奴三千四百六十二级,俘获六千九百四十五名,救出汉军俘虏两千三百六十四人,奴隶五千七百八十四人。”
“广宁卫阵亡四百三十二人,豹韬卫阵亡一千三百五十四人,白杆兵阵亡九十七人。”
给众人念完了上半月刊登的,关于熊廷弼与孙传庭联手,重创建奴主力的事迹后,周顺昌感慨的到。
“熊廷弼在辽东又打胜仗了啊。”
“朝廷前后花费了那么多的钱粮,调了那么多的精兵,还给了他三年的时间作准备,就是头猪在那个位子上,都能打赢建奴。”
听到周顺昌的话,缪昌期没好气的道。
“打个区区的建奴,耗费那么多的民力,他熊廷弼那来的脸,敢说着是捷报。”
“你又没上过战场,杀过建奴,你懂个什么。”
听到缪昌期的话,周顺昌摇了摇头。
李世民有言,疾风识劲草,板荡知忠臣。
经过这段时间在南海子的磨练,周顺昌的一些个想法,已经开始变化,对于缪昌期这人,周顺昌也有些看不起。
这就是个嘴炮狂,论做事儿,屁都不会。
第一份报纸,除了辽东的捷报外,就没有什么大消息,很快,周顺昌就念到了第二份。
但还不待他念,刚看完头条的周顺昌就道。
“杨涟兄恐怕要复起了啊。”
“哦?”
听到周顺昌的话,围在他周围的一众人纷纷来了精神。
“快念念,怎么回事儿?”
“工部向陛下设立的正廉署举告,说工部下辖的北清河船厂账目存在问题,需要彻查。”
简单的看完了通篇报道,周顺昌向周边的工友解说道。
“陛下同意彻查,权刑部尚书周应秋举荐,由吴亮嗣、李征仪、杨涟三人与正廉署共同去查此事。”
“吴亮嗣我知道,李征仪是谁啊?”
听周顺昌说完,人群中有人疑惑道。
“这位大公无私的吏部尚书,这是从那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人?”
“当年,李三才李公被人诬告,说是盗用皇木。”
这时,人群前方的周起元出声解释道。
“李征仪就是和吴亮嗣一起去查李公的奸贼。”
周起元颇为疑惑的道。
“这为何要这两个奸贼,还有杨涟兄一起去查,这北清河船厂,难不成有什么猫腻?”
“北清河船厂。”
听着众人的讨论,缪昌期自顾自的喃喃。
“怎么,你知道?”
听到了缪昌期的话,周起元转头看向他。
闻言,缪昌期连忙摇头否认。
“不知,不知,我什么都不知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