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这么飘的?几百人就敢想着进攻赫图阿拉?
疑惑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怒火。
你丫的看不起谁呢。
正红旗抽调一千人出来,给我办了这支明军。
就当毛文龙和代善在密林中玩躲猫猫的时候,叶赫会战,明军击溃建奴主力的捷报,也已经随着八百里加急传入了京师。
当得知这一消息时,住在南海子里的朱由校脑子是嗡嗡作响。
努尔哈赤、黄台极、莽古尔泰,这仨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奴人物这就死了?
阿敏投降大明了?
将孙传庭与熊廷弼两人分别起草的捷报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朱由校还是有种不真实感。
孙传庭和熊廷弼能打,他教的堑壕战也好用,但没强到这种程度吧。
当他准备从椅子上站起来时,腿脚一软,又坐了回去。
“皇爷。”
看到了皇帝手足无措的动作,刘时敏连忙上前搀扶。
他有些搞不懂,皇帝这是怎么了。
不就平了个建奴么,用得着这么激动么?大明打败的蛮夷不知道有多少了。
他却是不知道,后金对于中华大地最终造成了多少的破坏,与西方拉开的差距,哪怕到了四百年后,投入多少的资源,出了多少的天才,都难以抹平,更别说重新领先世界。
“武德司和军法司那边的奏报,上来了没有?”
对于孙传庭和熊廷弼的捷报,朱由校此刻依旧是一种怀疑的态度。
“回皇爷,武德司的密报没有走八百里加急,现在还没有传入京师。”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无奈的出声道。
“但奴婢觉得,熊经略与孙将军两人,都是国士,想来不会做欺瞒皇爷的事儿。”
“不会骗朕,都不会骗朕。”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喃喃两句后,又重新翻开了孙传庭的捷报。
又看了一遍后,朱由校抬头对刘时敏道。
“让内阁与六部的众臣,到南海子来见朕吧。”
“是。”
闻言,刘时敏立刻就去传旨。
其实是朱由校多虑,此时的六部重臣已经在旧衙门外等着皇帝召见了。
刘时敏一出旧衙门的大门,就看到了朝廷重臣们已经再次列队,等候通秉。
“诸位,陛下有召。”
见到毕自严等人,刘时敏当即上前将人带了进去。
“臣等为陛下贺。”
刚进大堂,毕自严等人就伏身下拜道。
“贺,都贺。”
手中依旧拿着孙传庭的奏本,此时朱由校的内心已经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诸位爱卿平身入座吧。”
让人将孙传庭的奏本递给在场众人,让他们传阅。
趁着这个时候,朱由校开口道。
“自万历四十六年,建奴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告天”誓师,以七大恨造反以来,我大明失土陷城,百姓逃亡,将士罹难。”
“至今四年,朝廷消耗钱粮无数,更有无数大明百姓,舍身为国,方才有此大胜啊。”
“此番,万籁陛下兴仁政,得猛将,用良才,方才有此大胜。”
还没待毕自严这个内阁首辅出声说什么,自觉为皇帝最忠诚的狗腿子,周应秋就第一个跳出来道。
“熊廷弼乃神庙所选,孙传庭也只是朕偶然所得。”
听到周应秋的马屁,朱由校转头看了眼对方,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看到皇帝的表情,周应秋顿时就来劲了,当即就引经据典的夸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