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身长一丈大十围王莽以为垒尉【光武本纪】
巨览汉顺帝时梁啇辟为掾史【梁啇传】
巨师古宋髙宗时为统制官讨戚方三战三胜
所
所忠汉武时为谏议大夫司马相如病上使所忠徃収遗书得书言封禅事
处
处兴仕汉为北海太守
处子汉辩士也著书九篇
莒【伯益之后封于莒其后以国为氏】
莒诵仕汉为缑氏令
九麌
杜【啇音 京兆 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迁封于杜其后遂为杜氏】
定策功
杜延年字幼公周少子也寛厚明法律 昌邑王废延年劝霍光立宣帝帝即位以其定策安宗庙封侯益土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之位十余年 五凤中乞致仕天子赐安车驷马罢就第 諡敬侯 六子 钦最知名
小冠子夏
杜钦字子夏少好经书目偏盲茂陵有杜邺与钦同姓字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钦恶之乃着小冠髙广才三寸由是更称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建始中诏举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钦对毕赐帛
罢后拜为议郎复以病免 兄绥以列侯奉朝请 绥子业嗣
草书
杜度字伯度东汉人与崔实皆工草书张伯英自云上方崔杜不足谓度与实也
驳尧
杜林字伯山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初客河西拘于隗嚣而不屈节弟成卒嚣听持防归遣刺客杨贤遮杀之贤见其身推鹿车自载弟丧叹曰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光武召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时议郊祀多以汉当祀尧林曰汉业特起功不縁尧故云杜林驳尧为大司空
杜母
杜诗字公君建武初为南阳太守政治清平造水排【去声】农器百姓便之郡内比室殷足人歌之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杜父
杜预字元凯博学朝野号曰杜武库言无所不有也晋泰始中为河南尹以孟津渡险请建河桥于富平津羊祜举预自代拜镇南将军伐吴既克江陵曰譬如
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刄而解无复着手处也吴平封当阳侯 还襄阳倄召信臣遗迹用滍淯诸水浸原田万余顷众庻頼之号曰杜父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用兵制胜诸将莫及 功成之后耽思经籍作春秋左传集解尝对武帝曰臣有左传癖 子锡
针氊
杜锡字世嘏累迁太子舍人亮直忠烈屡谏太子太子患之置针于锡所坐氊中刺之流血
神仙中人
杜乂预之孙美姿容王逸少目之曰肤如凝脂眼如防漆神仙中人也刘惔曰卫玠神清杜乂形清早卒
赤松峯
杜昙永好仙道玉笥山古名羣玉峯有三十六峯二十四洞洞中有郁水坑杏花防山有赤松峯飞仙峯养素台乃汉九真人杜昙永萧子云炼丹得道上升之处
良相
杜如晦字克明少英迈负大节髙孝基见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徳房龄曰如晦王佐才也 太宗即位进右仆射与龄共筦朝政房善谋杜善断二人深相知当世称良相必曰房杜 皮日休七爱诗云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聫歩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 封莱国公子觏荷贬死 弟楚客位工尚书【又见房氏】
兰台
杜淹字执礼如晦叔父也有材辩袁天纲谓曰公兰台学堂全且博将以文章显 贞观中检校吏部尚书
杜固
杜正伦举秀才一门三秀才与城南诸杜昭穆素逺求同谱不许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旺气时正伦为中书侍郎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自是南杜不振 贞观初魏徴荐之
真宰相
杜景佺唐武后朝同平章事后于秋季出梨花一枝以示宰相朝臣皆贺景佺独曰宰相助天理物而不和臣之咎也后曰真宰相
五代五相
杜如晦五世孙元頴元頴侄审权审权子让能让能子晓五代五人拜相
百纸参军
杜暹五世同居明经擢第补婺州参军秩满归吏以纸万畨赆之受百畨号百纸参军 开元中同平章事
幕中六客
杜鸿渐张镒乔琳陈少游杜黄裳髙郢六人皆郭汾阳幕中客也后俱拜相
撰通典
杜佑字君卿嗜学虽贵夜分犹读书撰政典三十五篇又参益新礼为二百篇号通典奏之优诏嘉美 顺宗朝拜司徒封岐国公
秃角犀
杜悰字永裕佑之子仕唐十拥旌节两登相位三掌邦计一判版图凡三十七仕出入朝廷垂六十年而未尝荐进幽隐佑之素风衰焉故时号秃角犀
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