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字元方弟谌字季方与父并着髙名时号三君元长子长文季方子孝先各论父功徳咨于祖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不凡子
陈蕃字仲举年十五独处一室庭宇芜秽父友薛勤候之谓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賔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甚奇之后复造焉谓其父曰足下有不凡子吾来之 汉桓帝朝为尚书令加太傅
下榻
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髙洁之士蕃字之而不名为置一榻去则悬之为豫章太守不接賔客惟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湖海士
陈元龙名登许汜曰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见之无主客礼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下何但上下床之间耶
檄愈头风
陈琳字孔璋为魏武记室尝草檄呈操方头风疾卧起读曰此愈我疾 建安七子琳其一也
良史
陈夀字承祚为晋著作郎撰三国志时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蒲萄遗母
陈叔达唐武徳初判纳言上尝赐蒲萄不举曰愿以遗母
海内文宗
陈子昂字伯玉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子昂始变正雅为感遇诗二十八章王适曰是为海内文宗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擢麟台正字
麟凤
陈陶南唐人结庐西山吟咏自适殊有佳语如中原不是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之句人所称道
携书归隠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揺子方四嵗戏涡水侧有青衣妪抱置懐中乳之聪悟日益有诗云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防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隠野花啼鸟一般春入武当山辟谷练气二十余年后居华山云台观周世宗召至禁中赐号白云先生 尝乗白驴入汴闻赵祖登极大笑曰天下定矣 宋太宗召至以野服见服华阳巾草屦黑绦还山赐号希夷先生再召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去端拱初命弟子张超凿石为室化形莲花峯下
义门
陈竞江州人十四世同居宋初旌表其门号义门陈氏
名题殿柱
陈恕字仲言宋太宗朝为三司使御笔题殿柱曰真盐铁使 封晋公
一条氷
陈彭年宋真宗朝初入翰林见王旦呈科举条贯公投之地曰内翰做官几日便隔絶天下士陈惶惧而退在翰林十余年人谓其衔为一条氷位至参政
三尧列侍
陈省华封秦公三子尧叟尧佐尧咨每賔客至三子衣金紫侍立客求去秦公曰此儿子辈天下以秦公教子为法陈氏世家为荣
尧叟宋真宗朝状元及第里谚曰锦屏名山三人状元谓公兄弟及马防也 天禧中同平章事
尧佐字希元仁宗朝吕申公求退上曰谁能代卿曰老成镇抚无如陈尧佐遂大拜 号知余子 諡文惠
尧咨字嘉谟宋咸平中状元后知制诰 精于弧矢号小由基母怒之以杖击之金鱼坠地 諡康肃
四先生
陈襄字述古闽人与乡士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四人者气古行髙磨礲砺琢相期以天下之重为己任谓之四先生 知河阳县时富公镇河阳燕游登临必与之偕吟咏樽俎更唱迭和毎曰陈著作竒才也 熈宁中召知谏院迁直学士
龙丘居士
陈慥字季常号龙丘居士元丰三年东坡谪黄州至岐亭有白马青盖来迎乃故人陈慥也留五日赋诗而别
白犊往来
陈舜俞神宗朝为嘉禾令以不行青苗谪居山南与刘凝之乗白犊往来龙眠居士画而为图
江西诗派
陈师道字无已号后山居士少刻苦好学以文谒曾巩巩竒之故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曽南丰之句 元祐中东坡孙觉尧俞荐于朝授徐州教授 江西诗派【见吕姓】
隠嵩山
陈叔易初与晁説之【字以道】俱隠嵩山叔易赴召晁以诗送之云处士何人为作牙尽携猿鹤到京华故山岩壑应惆怅六六峯前只一家以道宣和间领郡人复以此嘲之
社稷臣
陈康伯字长卿绍兴名相也时髙宗将逊位公朝夕协賛以决大议挺然有古社稷臣之风 封鲁国公
气节文章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河目海口大耳耸峙识者知其为贵人 徽宗见所赋墨梅诗有见晚之叹 王徳明称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兴大臣之冠建炎中参大政 陈仲微瑞阳人号遂初 宋末为吏部郎上章劾权相贾似道束担而归先是同郡辛元龙以小官劾史相弥逺姚勉初登第劾丁相大全三公文章气节可称
和陈难
陈至道字元和号野云崇髙节至孝养亲不仕亲没终身初度闭门杜客必躬酹松楸恋恋尽日不能返以诗鸣 承防钜夫程公谓郊岛野适兴味复见于斯其诗态度清华玉人衣云锦 古荆刺史答湖山极慕嗜效和陶故事不可得作和陈难诗云和陶容易和陈难玉树千寻不可攀饱吃荆州三载饭更无好句落人间后隠香岭得道升为冲和大仙人称诗仙
载世希夷
陈济道字元徳号风冈守正不仕晩嵗乐希夷大仙之道人称载世希夷
陈咸其父教以謟咸头触屏风不聴 元帝朝御史中丞
陈重字景公与雷义友如胶漆 陈骞八公同辰陈仪号陈三更 陈升之四人花瑞
陈烈与蔡君谟同砚席欧公荐之除国子直讲
婚姻
凤占
陈敬仲奔齐 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云云】并于正卿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