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莲
陈鹏南
穆廷栻
李长庚
施世骠
洪心澄
施士岳
朱文
陈策
倪鸿范
施世黻
林君陞
林政
王良
姚堂
陈伦炯
潘鼎珪
郭璘圭
汤启声
颜超
李倪昱
胡格
李钟德
王世茂
胡檀生
孙嶐
书成
张有泌
周廷梁(岐德)
汪大猷
汪大猷,字仲嘉;鄞县人。干道七年,以敷文阁待制知泉州。时毘舍邪尝掠海滨,岁遣戍防之,劳费不赀。大猷作屋二百区,遣将留屯;寇不复犯。久之,戍兵以真腊大贾为毘舍邪,执之;大猷曰:『毘舍邪面黑如漆,语言不通;此非也』。遂遣之。故事:番商与人争斗,非折伤,罪皆以牛赎。大猷曰:『安有中国用外岛夷俗者!既在吾境,当用吾法』。三佛齐请铸铜瓦三万,诏泉、广二州督造;大猷奏:『法,铜不下海。中国方禁销铜,奈何为其所役』!卒不与。进敷文阁直学士,留知泉州(旧志)。
————选自「泉州府志」卷二十九「名宦」一(宋知州事)
陈信惠
陈惠信,字孚中;晋江人。初试有司不利,因学古文。后以才能,应帅府辟。从平漳寇有功,授山魁、彭湖、卢溪三寨巡检;转南安主簿,陞南丰州判官。省檄摄同安令,改惠安,多惠政;调顺昌。
寻以老疾致仕,号「退翁」。有「中斋」等集(旧志)
————选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元文苑」。
唐济澄
唐济澄,字士洁;晋江人。世为泉州卫指挥佥事,七传至于澄,袭职;时年尚少。一日,郡狴囚逸,太守不知所为;澄闻之,独自驰一骑,从兵仗数十人逐诸衢,尽得之。以送太守,太守德之甚。
顷之,清勾永宁卫。常例:军伍有馈送;悉却之。复委治兵浯屿水寨。抚帅贪得贼为功,下令捕贼澎湖;澄曰:『澎湖,某所辖汛地。无贼,何捕!若在海外,我徒众少,远逐必穷』。抚帅不从,令军士捕贼。波涛中,贼诈为贾舶来,火吾船;船卒争避火,尽溺死。帅大悔。未几,檄澄往总南日。南日,故善地;或得自饶。以亲老,称疾乞归;当道固留。寻有指迁汀漳守备,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有巨寇李某出没大帽山,相戒曰:『唐都司来,无孟浪作贼,自取死』!胁党皆瓦散。
陞贵州都指挥佥事;御史行部,咨谋焉。一日,摭求毕节备兵使者,令澄为证;澄曰:『僚友无罪,何忍相负』!御史默然。入贺圣寿,转广东都指挥同知;竟坐贵州御史事,报罢归。
时倭正寇闽中,抚帅复以南日借箸。时倭已陷莆田,所掳掠子女、金帛,用巨艘载归;澄整兵截之海上,生擒真倭九十余人,斩首百余级,夺还子女千余人,莆之人几香于户、壶浆于门以劳。班师至泉,寇复讧泉;教守陴为传筹法,城柝无害。乡民数百人避贼来城下,不得入;澄厉声曰;『奈何弃民』!入之。贼旋平。
年八十六,卒。子乔桢,袭爵;举武科,亦有擒倭功(「闽书」)。
————选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明武蹟」。
童汉臣
童汉臣,字南衡,钱塘人。由进士,嘉靖三十二年,以御史为泉州府知府。求八卦河之湮塞而疏导之,访民俗之淫恶而痛治之,凡应兴革者,皆奋然勇为。
海寇窟穴澎湖,时出剽掠,大为民害;汉臣访官吏士民有智勇者,授以方略,令率义兵伺其出没攻之,前后擒贼若干人。又大征兵将,挟澎湖;贼闻风气夺,稍解去。抚按嘉其功,移檄交奖。
郡南龟湖,收宝盖、金鞍、玉屏之水灌田万余亩,宋蔡襄定有塘规;历久渐弛,守陂之夫虽具,而官弗予直,常怠而废事。民请于前守方克,奏记部使者;既许而克去,未行。汉臣下车,问民利病,众以为言;即符下晋邑,令无留牍。繙牍,得所谓增议塘规二十九条————堤堰坊墉,岁治月修,启闭以时;禁豪右之侵,严狂狡之诡:灿如列眉。以宽硕接其民,不赏而劝,不怒而威。岁以荐登,粟入倍于他乡;民伐石勒碑纪之(节王遵岩、林次崖各文集)。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陆一凤
陆一凤,字子韶;常熟人。由进士,万历二年,任泉州府同知。有文学,无俗吏气。尝奉檄偕诸将讨海酋林凤于惠、潮,大破之,覆其巢。诸将椎羊酒相贺;一凤曰:『祸本犹在;是且走海南诸国而伺我解』。谍之,果走吕宋国;于是以重兵蹙之。吕宋追逐林凤,有所俘获;上献,因请得入贡,比于暹、腊诸国。台下议,一凤曰:『不闻职方氏有吕宋也;奈何以小夷效小顺秽我』!大鸿胪典台曰:『当如何』?曰:『疆场之利,专之可也;以台劳取羁縻而已』。诸与议者咸服。而一凤以功薄当上格,诏赐白金一镒。
孙崇礼,进士;为令龙溪(「闽书」)。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沈有容
沈有容,字士宏;宣城人。万历己卯武举;由世荫千户都司佥事,授指挥;守浯屿,钦依把总各指挥听其节制。
时遣中官监税,只及货物,而尖粟不与焉。征者诡云尖粟不税,但税尖粟船。于是度广狭,准额赋;民甚苦之。奔告有容;有容曰:『税船则粟不至,民益艰食。此假托滥征,中官固不闻也』。即为走檄请命;而中官果谓「不闻」,亟罢之。环海商民感德勒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