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琉球入学见闻录 潘相
第(4/12)页

舜天,日本人皇后裔。父朝公,为大里按司。宋淳熙七年(庚子),舜天年十五,屡有奇征。后为浦添按司,人奉其政,断狱不违。值天孙氏世衰,逆臣利勇鸩其君而自立;舜天诛之,诸按司推奉即位。赏功罚罪,民安国乐,肇制文字。

英祖,天孙氏裔,惠祖世主孙。生有瑞征;年二十,通经传,国人师事焉。长为伊祖按司。宋宝佑初,义本王以群臣佥举,命摄政。越七年,义本逊北山,国人立英祖。重农贵粟,庶政修举;西北诸岛及北夷大岛相继朝贡,国寖以强。

大成,英祖世子。元大德四年,嗣位。能以礼让接物、以仁义措事,国治民安。

英慈,大成第二子。元至大初,嗣位。为治遵用旧章,疏通知事,深而有谋。

察度,父业农,质性纯厚;天女来格,生察度。始为浦添按司,有德惠,国人归服。元至正中,西威薨,世子幼,母妃乱政;众废世子,以为王。灾变日销,国用丰饶。明洪武初,遣行人杨载颁诏至国,奉贡归诚;远夷震慑,南夷宫古岛、八重山岛相率朝贡。太祖授以镀金银印,封为「中山王」。王向慕文教,时遣子弟及国秀入监读书。太祖赐闽人三十六姓,以充朝贡译使。文明日启,倭人不敢向迩。

尚巴志,思绍子。初,嗣父为佐铺按司。赏罚不违,视民若伤;南方诸岛多归之。山南王恃胜而骄,穷欲于人,朝暮游宴;巴志合诸按司攻之,并攻山北、中山,山北王自杀。遂灭中山王武宁,而奉思绍为王。已复灭山南王。自延佑中,国土三分;至是百余载————为明永乐之二十一年,复合为一,犹号称中山王,到今未改。赐尚姓,自兹始。

尚圆,字思德;金伊平人。父尚稷,为里主。圆生有异瑞。年二十四,渡国头,来仕中山。尚金福时,始给黄帽。尚泰久时,领主内间;民亲爱之。时久旱苗槁,独其田不雨而润;民惊传为异。圆惧,载妻子隐避一十四年,德日懋。中山王闻其贤,召为黄帽官,转御琐侧————即今耳目官也。誾誾侃侃,万事当理;德着民怀。尚德嗣位,多行不义;圆谏云:『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不胜』!尚德怒,不听;再避隐于内间。德卒,世子幼;众欲立圆,圆曰:『世子在,孰敢奸此位乎』!众杀世子于真玉城,迎圆;固让不获,乃至首里嗣王位,除其虐政,顺民所喜。山林隐遯,随材器使;远近蛮夷皆归心焉。

尚真,尚圆世子。天姿明敏,谦己受益。继述父业,政刑咸备。治道大明,享国永年。

尚清,尚真王子。聪明智果、刚强英毅,能振其祖父遗绪。国中事,多所兴革;至今法守。东北属国大岛,恃其险远,朝贡屡绝;王遣将往征,守度如常。

尚宁,尚真孙。万历四十年,倭入中山,袭执王以归;留一年,不屈。倭酋庆长异之,曰:『有此气节,无惑乎受天朝封号也』!卒放回。

尚质,尚贤弟。顺治五年,闻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喜中原有圣人出,即遣使归诚,缴前明敕印,请册封;帝命册使至其国封之。

尚敬,字允中。恤农爱士,尤尊礼老成。国中政务,皆亲谋独断,历久弗懈。滨海咸卤,王饬拨库储修砌堤岸及那霸等处沟洫,民弗苦旱潦。山原高阪,悉募民垦辟,栽种薯、麦、松、杉,听为世业。尊事天朝,职贡弥谨;护恤难商,络绎相望:屡蒙敕谕奖励。其奉母太妃,克尽孝道。性习冲淡,不迩声色,旁无姬媵:宜其民物安阜,膺爵最久云。

马顺德,官国头按司。尚元王时,二大岛弄兵,屡至那霸;王自往抚之,得疾危甚。顺德吁天,愿以身代,果死。王疾瘳,官其子,世廕国头领主。

郑迥,字利山。嘉靖中,入太学;归,累官至法司。三十六姓为法司,自迥始。万历间,浦添孙庆长(察度王后)兴于日本,自萨摩洲举兵入中山,执王及迥等归,留二年。迥不屈,死之。

蔡坚,久米人;官紫金大夫。始绘圣像,率乡之绅士祀之。

尚象贤,尚质王从弟。聪明才俊,佐其侄尚贞王甚有功。着「中山世监」。

金正春,久米人;官紫金大夫。康熙间,请王立文庙;卜地久米村中,鸠工庀材,越二年竣。塑圣像庙中,立四配;请令儒臣行释奠礼。

程顺则,字宠文;久米人,官紫金大夫。屡奉朝贡,历着勤劳。请建启圣祠,设学塾,立关帝庙;国中典制,多其创立。着述甚富(详书籍条)。

蔡温,字文若;久米人。读书知信程、朱,行必蹈矩规。殚心启沃,裁定典制;王甚尊信之。擢任法司,连姻王府,入居首里,食数县釆地,世世袭;球之学人咸宗焉。着述甚多(详书籍条)。

蔡文溥,字天章。康熙间,入学;归,以其所学教久米村及国人,人多化之。着「四本堂集」。久米又有曾益,字虞臣;蔡铎,字声之(温之父);蔡应瑞,字□□;郑国观,字利宾。首里有周新命,字熙臣;何文声:皆以文行名。

长田,富盛按司侍士。富盛廉洁慈爱,为丝数按司所并,夫人投岩死。其子小按司年十五,长田携至与座村,匿于从兄庆留庇椰所。丝数侦知,令侍士志坚原率兵搜捕;庆留有子名庆路子、生女乙鹤————年十五,愿易小按司服,代其死。后长田复与庆留伺丝数上巳出郊戏马为乐,奉小按司同庆路子伏兵道侧,要丝数杀之,复立小按司为主。小按司以夫人礼祀乙鹤。

鹤寿,平良按司长子,聘保荣茂按司女乙达吕。鹤寿三岁,母亡。未几,保荣茂亦卒,无子。鹤寿为继母所毒,瞽其双目。平良又信继妻言,欲离乙达吕婚,且放鹤寿于八头山石穴中,断其食。乙达吕感梦,告其母,寻鹤寿归,医治之,双目复明;因送还平良,告之故。平良悟,逐其继妻;鹤寿泣,请留其母。平良感其意,不加谴;迎乙达吕,而使鹤寿继保荣茂之后为按司。

谢纳,大谢名庇椰长子。大谢名为高平良所鸩,纳与其弟为僧名庆运者,密谋报仇,杀高平良。有司怜其孝,特原之。

毛鹤、毛龟,中城按司。父国鼎,为胜连按司阿公所谮,王即令阿公率兵杀鼎。鹤、龟时年十二、三,适随其生母往外家;闻变,乃泣:请于母,欲复仇,母以二剑授之。二子步至胜连,伺阿公醉游,刺杀之。

列女自乙鹤、乙达吕外,又有真鹤之舍身应募养母,感神灭蛟;大里按司妻之弃己子以救前室所生(前室子亦争死);丰姐之日怀夫骨,誓不再嫁;许氏之矢志守节,剪笄辞聘;蔡氏之孀妇勤力,积金助修祖祠:皆有足传者。

奏疏

臣按琉球入学,始自明洪武二十五年;疏数不常,原无定例。世远事久,亦无奏疏可考。至我朝康熙二十三年遣使册封既毕,国王面求使者附奏祈许子弟入学;使者还奏,天子允之。自后每遇册封,遂沿为例。凡册使之奏、部臣监臣议准一切保举教习事竣保题之奏、国王遣送入学及请归之奏、归后谢恩之奏、此次请许官生一例迎驾之奏,皆录焉。

康熙二十三年,礼部谨奏:为奏闻事。据差还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汪楫、中书舍人臣林麟焻疏言:『中山王尚质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执经无地,向学有心。稽明洪武、永乐年间,常遣本国生徒入国子监读书。今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事下臣部;臣部咨国子监。据国子监臣咨覆:『查「太学志」载:「洪武二十五年秋,琉球国王遣其子日孜等及陪臣之子入监」。自是以后,至于隆、万之际,凡十四、五次来学。向慕文教,琉球于诸国为最笃,国家待之亦为最优』。臣等覆查史载:唐贞观中兴学校,新罗、百济俱遣子入学。琉球自明初始内封,「会典」载「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又载:洪武、永乐、宣德、成化以后,琉球官生俱入监读书。今该国王尚贞以本国远被皇仁,倾心向学;恳祈使臣汪楫等转奏,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应准所请,听其遣陪臣子弟入监读书。俟命下之日,知会该国王可也。

奉旨:『依议。钦此』。

二十九年,琉球国中山王臣尚贞遣使入贡,并以求遣官生归国奏请。奏为吁恩请许归养,以广皇仁事。据臣国入监官生梁成楫等启称:『楫等于康熙二十五年遵旨同贡使进京,入监读书。抵今四载,感荷皇上优恤之恩,给以廪饩、衣服;楫等虽顶踵俱捐,天恩莫报。况学海之渊源深邃,圣朝之法制昭明;虽终身寝食其中,亦楫等所深愿。但缘贡使毛起龙等入京,得接家信,知父母衰老,倚闾望切。楫等虽三冬之讲究且深,而一本之瞻依倍挚;此「陈情表」所以有「报刘日短」之语也。叩祈恩赐具疏题请归国』等情,据此。该臣贞案查:康熙二十三年,蒙册封天使汪楫等题准臣国陪臣子弟入监读书,臣贞遵奉谕旨,业于康熙二十五年遣官生梁成楫等三人同贡使魏应伯进京;仰荷皇上令其入监读书,月縻廪饩、季给衣服,正梁成楫等感荷高厚、殚心诵读之时也。但伊父前经节次入贡,万里梯杭,罔辞劳瘁;今皆年老,奉养需人:臣贞亦当念之矣。且梁成楫等三人俱未有室,父母之愿,人皆有之。况臣国人皆愚昧,自成楫等入监之后,臣贞望其返国,与臣言忠、与子言孝,以宣布皇上一道同风之化;更为不浅。今据梁成楫等祈题请归养等情,应否准其归养?臣贞未敢擅便。伏祈睿监施行。

梁成楫等归国之后,王又上谢表。表云:琉球国中山王尚贞谨奉表上言:伏以布教溢中华,设席阐洙泗之秘;觐光来异域,执经分泮水之光。棫朴篇中,时展缥缃歌夜月;杏花坛上,长垂衣带拂春风。喜动儒林,欢腾海国。恭惟皇帝陛下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王泽广敷,措一代于利乐亲贤之内;文风遥播,范四方于诗书礼乐之中。臣贞观海有怀,望洋徒叹。眷中山而倾印绶,蚁封久叨带纺之荣;入国学而奉典章,虎观不遗驽骀之选。一之以声音点画,口诵心唯;教之以节义文章,耳提面命。况乎冬裘夏葛,授衣尽内府之藏;兼之朝饔夕飧,赐食悉天厨之馔。恩深似海,难忘推解之隆;泽沛如天,莫报裁成之大!虽三年国子,敢云得九邱、八索之微言;而一介竖儒,犹幸闻「四书」、「五经」之大旨。只为养亲念切,君门上重译之章;何意逮下恩殊,天阙赐远乡之诏。归而言忠言孝,咸知君父之尊;固当献藻献芹,聊表臣子之敬。伏愿车书一统,玉帛万方!有分土而无分民,到处珠玑生腕下;得大方乃得大用,何人锦绣不胸中!行见耳目股肱,不出图书之府;亦使东西南北,无非翰墨之林矣。臣贞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内,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徐葆光谨奏:为奏闻事。臣等奉旨册封琉球礼毕;宴语(?),王令通事致词云:『本国僻处海外,荒陋成风。于康熙二十五年奉旨许遣官生阮维新、蔡文溥等三人入学读书;今得略知文教,皆皇上之赐也。自此三十年来,无从上请。今幸天遣使臣至国,求照前使汪楫代请入学读书旧例,陈明远人向化之意;倘蒙谕允,得照前例再遣官生入学读书,则皇上文教益广矣』。臣等理合据辞缮摺代奏,伏候睿监施行。

奉旨:『该部议奏。钦此』。

礼部请题:为奏闻事。礼科抄出「差回琉球册封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翰林院编修徐葆光等奏前事」等因到部。臣等查:康熙二十三年,差往册封琉球国王使臣翰林院检讨汪楫等将该国王尚贞所请令陪臣子弟赴京入监读书等语转奏到部,臣部照其所请议覆具题,奉旨:『依议』;钦遵在案。今琉球国王敬倾心向化,既称再请将官生入学读书,则皇上文教益广等语。应如所请,准其官生等赴京入监读书;应行事宜,到日再议具题可也。

于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初三日题,本月初五日奉旨:『依议』。

雍正元年十月初九日,琉球国中山王尚敬谨奏:为圣朝文教广被万方,奉旨遣官生入太学读书事。康熙六十年六月十三日,准礼部咨开:『为奏闻事,主客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礼科抄出该本部题前事内开:「议得册封琉球国王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等代臣奏称本国」云云等因;于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初三日题,本月初五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抄出到部。相应移咨琉球国王可也』等因,奉此。钦遵随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遣官生蔡用佐、蔡元龙、郑师崇三人同贡使毛弘健等赴京入监读书,不幸在海沈没。伏思臣敬业奉圣祖仁皇帝恩允,未应俞旨;今不敢违先皇遗旨,再遣官生郑秉哲、蔡宏训等三人偕庆贺正使王舅翁国柱等赴京入监读书。诚俾海外愚陋子弟,得以观光上国,执经问字;踊跃之私,不啻臣身躬聆圣训、举国共沐天朝雅化于无穷,而我皇上文教被万方益广矣。外肃贡土产细嫩土蕉布五十匹、围屏纸三千张,少布涓滴微忱。为此合具奏明,伏祈皇上睿监敕部施行,臣敬无任战栗惶恐之至。谨具奏以闻。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礼部臣谨奏:为请旨事。该臣等议得国子监祭酒宗室伊尔登等疏称『礼部劄送到琉球国陪臣子弟郑秉哲、郑谦等到监,臣等询其声音,粗通汉语;问其欲习何业,皆欲愿学八股文字。臣等谨遵旧例,选取贡生李着,俾之朝夕讲解,学习文艺。臣监现今博士员缺未补,今派学正一员暂行董率;俟博士到任,仍照例令博士专管,臣等不时稽察。至教习廪粮、咨部考职等项,应仍照官学教习之例』等因具题前来。查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陪臣子弟梁成楫、阮维新、蔡文溥等入监读书,臣部议覆『选取贡生一名,令其教习;派博士一员专管董率,该监堂官不时稽察。至教习廪粮、咨部考职等项,俱照官学教习之例行』等因具题,奉旨『依议』;钦遵在案。今琉球国遣到陪臣子弟郑秉哲等入监读书,应照二十七年之例,遴选贡生内文行兼优者一名,尽心训迪;派博士一员专管董率,该监堂官不时稽察。其教习廪粮、咨部考职等项,仍照官学教习之例遵行。其陪臣子弟郑秉哲等居住房屋、四季衣服及食用等项,亦令该监堂官不时稽查,务各令得所,不致短少迟误,以仰体皇上加惠远人之至意。为此具奏,伏祈睿监施行。谨奏。

本月十七日奉旨:『依议。钦此』。

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琉球国中山王臣敬谨奏:为恭谢天恩肄业官生奉旨归国事。窃照雍正七年四月初四日准部咨:『为天恩之高厚靡涯、亲年之衰迈日甚,乞请归养以遂乌私事,主客清吏司案呈本部奏前事内开:「准国子监咨称据琉球国肄业官生郑秉哲、郑谦呈称:秉哲等雍正元年奉旨入监读书,于二年到京;就馆四载以来,荷蒙圣泽优渥,赏给饭食、衣服、器用,虚縻无数。秉哲等向化敬业,沾被日深。当圣天子文教覃敷,愚蒙渐启:从事经书,固欲穷其奥旨;倾心制义,略已学为成篇(臣按:琉球不设科目,故不学「制义」。所欲讲者,「四书」、「五经」、「小学」、「近思录」;所欲学者,诗与四六及论、序、记,而四六尤要。郑秉哲等初入学时不能声明,至令舍其所学而学「制义」。三年归国,一切惘惘,甚拂国王遣学之愿。此次郑孝德等到监,即将此告知,故专令读正书,学古律、骈、散各体。四年归国,颇成章可观)。所愿驱策驽骀,获识昭明法度。近缘贡使毛汝龙等来京,接有家信,知双亲益衰,倚闾迫切。秉哲等葵诚就日,方瞻望学之精微;乡思随云,还仰皇仁之浩荡。伏惟皇上孝治丕显,锡类多方;垂念游子恋亲,定许远人反棹。叩祈太宗师恩准题请归养,俾得奉侍晨昏。乞采将父、将母之意,以宏教忠、教孝之化;训迪彝伦,无非至诲。秉哲等抵家,惟焚香顶祝天子万年,且将天朝威仪广宣雅化焉;伏祈具题。据此,相应呈送贵部应否题请之处,听候贵部照例施行等因呈送到部」。查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官生梁成楫等进京入监读书,至三十年入贡时该国王题请归养,臣部议覆照都通事之例,赏赐筵宴、驰驿归国在案。今郑秉哲等虽未经国王题请,但恳祈归养,乃人子之孝思;且情词恳切,甚属可怜!应如所请,令其归国。其归时亦照都通事之例,赏给大彩缎各二匹、里各二匹、毛青布各四匹;跟班二名,亦照例赏毛青布各四匹。其赏赐之物,于该部移取,在臣部赏给;仍筵宴一次,给驿令随贡使毛汝龙等一同返国。俟命下之日,知会琉球国王可也等因,于雍正六年三月初二日交与奏事员外郎张文斌等转奏,本日奉旨:「官生等每人加赏内库缎二匹、里二匹,从人等每人着加赏官缎各一匹。钦此」。钦遵到部。相应移咨琉球国王可也。为此合咨前去,查照施行』等因,准此。臣敬接读部咨,仰知皇上以仁孝之性,宏锡类之风;令郑秉哲等归养。不独二人阖门预祝,即举国臣庶感天朝曲成不遗之化,靡不欢声载道矣。臣敬夙荷覆载,莫报高深;谨于常贡外,另具嫩熟蕉布一百匹、围屏纸五千张顺附贡使向克济、蔡文河等齎捧表章叩谢天恩外,理合具疏奏明。伏祈皇上睿监,敕部施行;臣敬无任战栗惶恐之至。谨具奏以闻。

按同日国王又具表谢恩,仍用康熙二十九年梁成楫等归国国王尚贞表文,不赘录。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院侍讲臣全魁、编修臣周煌谨奏:为据词代请事。臣等蒙恩简用,远使琉球;事竣将旋,中山王臣尚穆诣馆宴送,令陪臣通事向臣等致词云:『海隅下国,叠被皇上宸翰荣褒、纶音宠锡。但僻处弹丸,荒陋成俗;向学有心,执经无地。先于康熙二十二年,经恳前使汪楫等代请陪臣子弟四人入学读书,奉部议准;遣官生阮维新等入学在案。嗣于五十九年,恳前使海宝等援例代奏,复蒙许遣。今幸天遣使臣至国,敢祈陈明远人向化之诚,俾得再遣入学读书,下国不胜悚企』等语。

臣等理合据词缮摺代奏,伏候圣监,敕部议覆施行。谨奏。

即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

五月初一日,礼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内阁抄出翰林院侍讲全魁、编修周煌奏前事等因,具奏到部。查康熙二十三年册封使臣翰林院检讨汪楫等、五十九年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等事竣回京,具奏称该国王恳求转奏令陪臣子弟入监读书;经臣部覆准具奏,奉旨:『依议。钦此』。随据该国王前后遣令官生到京,臣部并劄国子监读书三年,遣令归国各在案。今翰林院侍讲全魁等既称该国王尚穆向化输诚,恳请许陪臣子弟入监读书;应如所请,准其于应贡之年遣令来京,臣部劄行国子监肄业。俟命下之日,行文福建巡抚转行该国王遵照可也。谨奏。

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琉球国中山王臣尚穆谨奏:为奉旨遣官生入太学读书事。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日,准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开前事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兹贡船回国,合就移知。为此备咨贵国王,请烦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准此。臣穆蚁垤藩封,蜗居荒服;恭逢天朝文教广敷,德泽远施。今蒙隆恩俞允,俾陪臣子弟得入学执经,俯聆圣训;不特臣穆感戴无穷,举国人民亦懽跃忭舞矣。谨遣官生梁允治、郑孝德、蔡世昌、金型四人同贡使毛世俊等赴京,入监读书。外肃贡土产围屏纸三千张、细嫩蕉布五十匹,少布涓滴微忱。为此合具奏明,伏祈皇上睿监,敕部施行;臣穆无任战栗惶恐之至。谨具奏以闻。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国子监臣观保、全魁、陆宗楷、博卿额、吉泰、卢■〈榖,王代禾〉谨奏:为请旨事。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初十日,礼部劄送到琉球国陪臣子弟梁允治、郑孝德、蔡世昌、金型四人到监读书。臣等谨查雍正二年琉球国陪臣子弟郑秉哲、郑谦、蔡宏训等入监读书,经礼部议准照康熙二十七年之例,选取贡生一名,令其教习;派博士等员管理,臣监堂官不时稽察。至教习贡生一切等项,俱照官学教习之例等因,遵行在案。今该国王送到官生梁允治等四人入监读书,相应仍照旧例。臣等公同选得拔贡生潘相,湖南安乡县人;为人老成、学业优长,俾之朝夕讲解教习文艺。又派得博士张凤书、助教林人櫆,俾之管理;臣等不时加谨稽察。至教习贡生一切等项,俱照官学教习之例。俟命下后,臣等移咨吏、礼二部存案。为此缮摺具奏,伏候皇上睿监施行。臣等谨奏。

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国子监臣观保、全魁、陆宗楷、博卿额、张裕荦谨奏:为请旨事。据琉球国肄业官生陪臣郑孝德等呈称:『窃孝德等籍隶球藩,观光帝里;蒙皇上教育生成,俾令肄业太学。孝德等亲师取友,获随两序衣冠,给馆授餐;日听大昕,钟鼓百生:荣幸感勒五中。兹恭遇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普天同庆;伏查旧例,太学肄业诸生,俱得恭迎慈驾。今孝德等身依辇下,情切呼嵩;敬请一体行礼』等语。臣等查该陪臣以外藩陪隶,现在肄业太学;皇太后万寿庆典,臣等应率领诸生迎叩安舆。伊等恳请一体行礼,情词肫切;理合奏闻请旨。如蒙俞允,请照朝贺之礼,令其用该国服色;合并声明。为此谨奏。

奉旨:『知道了。郑孝德等,着赏赐。钦此』。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琉球国中山王臣尚穆谨奏:为请遣入学官生归国,以宣文教事。窃臣穆僻处弹丸,荒陋成俗。幸于乾隆二十一年叨蒙天恩册封事竣,天使将旋,臣诣馆宴送,兼援旧例恳求天使全魁、周煌代奏,陈明远人向化之诚,俾得再遣陪臣子弟入学读书,不胜悚企;已经天使回京代奏,荷蒙许遣。遵于乾隆二十三年遣官生郑孝德入监读书,于二十五年入监在案。查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二年,前后官生在监读书各三年而归亦在案。伏念官生郑孝德等在监读书已经四年,理应奏请归国。为此肃具疏章,特附贡使马国器、梁煌等敬谨奏闻;请将官生郑孝德等赐归,下国则益广宣皇上之文教以成雅俗矣。伏祈睿监,敕部施行;臣穆无任惶恐屏营之至。谨具奏以闻。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初四日,国子监臣观保、富廷、陆宗楷、张裕荦谨奏:为琉球肄业陪臣回国,带领教习引见事。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初十日,礼部劄送琉球国陪臣子弟入监肄业,臣等查雍正二年礼部议准,照康熙二十七年旧例,选取贡生一名,令其教习;一切照官学教习之例遵行。随公同选得湖南拔贡生潘相为人老成、学业优长,请以充补教习,移咨吏、礼二部存案备查;于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具奏,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在案。今准礼部文称:『琉球国肄业陪臣,已奉旨准其回国』等因到监。查该教习中式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中式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实心训课,造就有方;在学四年,始终如一。相应照八旗教习之例,恭缮绿头牌,将潘相带领引见;或用为知县、或用为教职之处,伏候钦定。奉旨后,臣等行文吏部,请归进士教习班铨选。为此谨奏。

本日带领引见,奉旨:『潘相着以知县用。钦此』。

廪给

第(4/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四合院:霸道的人生穿越43,带着空间杀敌玄幻:系统送我混沌珠好孕小雌性太娇软,兽夫顶不住!源宗世纪第一部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斗罗:变废柴后,她成了唐三姐姐后宫摆烂日常陈情令续天地浩劫三只灵猫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经年宛如歌我本反派大恶霸,系统逼我成菩萨穿进年代文,我成全男女主的爱情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萧黎陆衍之恩断义绝萧黎陆衍之改嫁冷面大将军,渣夫恶子腿软了呼风唤雨朱长夜朱元璋闺蜜同穿八零新婚日,糙汉兄弟拿下了仙尊明明超强却过分舔狗重生从1993开始什么缺德败家,那是朕的无双国士身怀盘古血脉,我一手打造镇魔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