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法
正月为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上宫天尊谓经。七月为中元,自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宫天尊诵经。十月为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宫天尊诵经。凡诵经时,须是行定法,后着耳彻听天尊诵经之声,琅琅然如钟声。
凡祈禳在上宫,凡炼炁在下宫,凡为亡灵在中宫。
为人诵经
凡为祈祷诵经,存泥丸宫元始天尊下降绛宫,仍摄祈梼人阳魂来受经,元始天尊授经典,与道君一例。
飞奏之法 黑一红二青三绿四
先须存己之神自黄庭,存五色之云径从玉楼,直上泥丸。却存从泥丸中飞步七星,节节随星步上,觉得身离地上极远,在大云炁中。乃将身横步七星,旋身入斗口,迭步六步。存身背北面南,行到火星,存红色。过火星,向东行,存过日官红色。过日宫,西行,存过月宫白色。过月宫,向西南方左转七徧,却从此出,循历东南二方天星,到东北角。却折步,循历北西南东四方天星。讫再到东北角。却望东直,从魁星巡一遭,径出向火星上行。过西方,见金星白色。过金星,向北行至水星黑色。自水星过东方,木星青色,却从木星再回水宫,复西自金星过西,直向中宫土星位,黄色。再从土星,复向金星、水星,到木星宫。复从木星宫,望西北角乘云直上,望见金阙。
凡人身中真炁,与诸天炁合。人以胎生,胎中复受邪炁,与正炁混杂。故人身中有十二结,三十九死户。先解十二结、三十九死户,则人之真炁上与天通。解结请道父道母之炁,先从下田结去解了,却解中田,后解上田。每田有四结塞死户。请三十九天正炁,复自下田起,止於上田。每田有十三死户。解结之后,合道父道母之炁为一身,归於黄庭。塞死户后,合三十九天正炁归於一身,号曰帝一。即是人之真性,归於黄庭。解结有解结经,塞死户有大洞三十九章,雄一雌一回风混合之道。凡治病驱邪,先须五斗五帝五魔等,与之安镇五脏,保命生津,驱逐邪炁。
凡行此符,先须行朝元法,上请真炁,具说某人病因,今请此符命。
凡治病,即用五斗等行符,半月日后,却朝元奏请,中理五炁,混合百神符,付之吞服,安镇黄庭。
凡驱邪,止是奏心章一通,与之分别人鬼之炁,不得入鬼神情罪。
凡治病驱邪一切行事,便出黄庭中天尊,居在泥丸,合五脏之炁,皆在混元中用事。
凡逐日无事,长居静室、焚香精思,使神不离身,方能朝元飞步,通达幽冥。
凡心章止许奏请一事,仍不得先语,务要诃达,上奏虚无自然玉阙。谨因左右龙虎君,侍香金童,传言乞玉女,左右香官使者,也炁正神,促气功曹,飞章从事。章前空纸,用黄神印章。后空纸,用越章印章,在大香炉内烧之。存用朝元法三次。第一次奏有章欲拜,第二次奏章口奏内意,第三次存天尊处分章事。
真静法
凡观心之道,须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人能如是,然后身得虚无,情回太极,可以接物利人,超凡入圣。此是正道,仰惟切在行持。自此行持蹊径,从无入有,行日月混合之法,安养圣胎全备,梦寐之间,与日无异,方可行持天洞迥风之道,得圣身康健,出入自然,然后可以巡游诸天,胆礼虚无金阙。
夜卧法
凡卧,先展开手足仰卧,后存思五脏,讫,却存天尊在黄庭中,凝然而坐,放大光明,十方辉照。当此之诗,忘去身心,留意内观,原我当来初生之神如何,凝湛如何,日用役使我形其神如何,而寓他日如何,迁神如何。沉思初觉神识昏昧,少顷心地豁然,觉得四炁宁静,日月垂光,双照玄宫之内。所存天尊分明端坐,更无一点尘翳,历历听得仙宫妙乐。又见世界种种奇异可观之事,即不得着想,恐神流荡。此是本性之明,经中所谓朗然见玉清境也。仍须日日行混合日月之法,可以养本性,贵得阳神强壮,可以倏忽万里。初有所观之诗,须是把定身心,身心不定,却成颠风。
斋醮法
凡遇施科,如宣五方灵文,即逐方存本色炁,来自家五脏中,混合五方。既毕,所存五脏之炁混作一炁,镇在黄庭,令己之天尊纳咽。在黄庭内,候宣太上五灵老君,召出臣身中。此一段文时,仍存身中三田正炁,上在混元宫,列位等侯请圣,即存上天诸位圣众,列坐醮莚,各降真炁,来与己头上混元宫诸神混合,共成一身,天尊在混元坐玉局上,受醮祭供养。俟复炉,即归天尊於黄庭中。
御凶邪法
凡遇凶恶颠邪之类,即存三宫天尊,升在泥丸宫中,列坐玉局之上,呼召身中五脏正炁升天中,与五星正炁,各化为一帝者,如人间帝王之状,各逐方色,依位而立,着逐方衣服,手执玉简。更将五脏五星,变为五斗。每一星官着道士衣服,各逐方色,依位而立,手执玉简。更将五脏五星,变为五天魔王,如人间将官,结束各依方色衣服,手执长戟,佩带弓剑,依位而立了。却存己神将吏,升五帝五斗五魔直前,擒下上件鬼贼,到天尊前,听天尊约束,押往三官都司听断。仍念此咒曰:神公受命,至金马驿程,九徧。即给五帝五斗五魔符,与病人服一月。
追荐
用心章一通,具述追荐亡人姓名乡里,生死岁月,及上请玉清上相大罗无极神公分司下降,主张追荐炼度之司。更请五帝五斗五魔符,为亡人修正五脏,请三十二天帝并大梵隐语,为诣十方狱司,追荐亡魂。仍赍元始符命一道,历关诸天一道,敕制地祇一道,普告三界一道,分诣诸处,追寻亡魂。仍作奏状,具上件符命,上乞敕旨,更作状申玉清上相,乞赐关行元始符命,至逍遥上清,告行太岁,年月日具位,奉行玉清上相无极神公。
报应
凡病人夜卧,用二道三五符吞服。用三五符,一道系在髻上,一道系在帐带上,一道安在灶上烧。仍以割子告报六司,同三五将军,追摄报应。凡用此符,先。须是依朝元法,默表奏天尊,乞符命报应了,将髻中帐带上二符浄处烧了。
禳镇
凡人间有种种不祥事,用铁板五片,阔三寸,长九寸,写五魔符,背后写禳镇,因依后下年月日时,后下半衔姓名奉行,仍先具心章一通,具述奏上,乞符命后方可行。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之四十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