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不觉莲女长到七岁。生得乖觉伶俐,一见便会。又有一件奇事:口里背诵《莲华经》,顺念顺流,倒念倒流。请了一卷《莲华经》来,字字行行,一似念过的一般。天生胎素,口不尝荤。每日在家做些花朵,略有闲时节,即看经拜佛。只有一件,不守女儿规矩——一听见僧人参论佛法,就要出门去观听。有一个能仁寺惠光和尚,登座开讲,莲女疾忙走入寺中,便高声问道:‘龙女八岁献宝成佛,我今七岁,没有宝珠,何时得道?’把个惠光长老,惊得一句答应不来,张善人听说女儿走进寺去参禅,甚是惶恐,疾忙抱了回来,分付王氏好生看守女儿,勿叫他张头露面,惹街邻嗤笑。因此莲女日逐做些花朵,不得出门。
“到了年方二八,因元宵能仁寺上灯,众檀越约了灯会,悬起千百盏灯来。妇女们烧香的、看灯的,人山人海,都去随喜。莲女要去,父母拦挡不住,王氏说道:‘孩儿年已长成,不比你七八岁时去混他的讲堂,也惹人议论,同几个邻舍老婆婆去能仁寺看灯,早去早回。’”
首座击磬,又念:
有莲女,能仁寺,把灯观看,
密层层,佛塔上,万盏明灯。
又遇着,老禅师,登堂说法;
引动了,红莲女,去问禅宗。
南无阿弥陀佛
向法堂,讲座下,高声大叫:
问和尚,满寺灯,何处先明?
和尚答,佛殿上,灯光先照。
莲女说,佛灯外,谁是心灯?
南无阿弥陀佛
老和尚,答不来,莲女大怒;
走上去,打一棒,要问机锋。
南无阿弥陀佛
“当下莲女问道:‘佛灯今在殿上,心灯却在何处?’长老一时应答不来,莲女夺过长老禅杖,当头就打。慌得这些看灯妇女,一涌上来,把禅杖夺了,推拥莲女回家。
“张善人夫妻十分惶恐,埋怨女儿不守闺门,使人嗤笑,连忙叫个媒婆,与莲女提亲。有一个李员外儿子,和莲女同庚,也是一十六岁,且是聪明俊秀,常见莲女门首卖花,看在眼里,使人来说媒。张善人两口儿只拣择女婿,不争财礼,遂结了亲。
看了吉日良时,把莲女打扮得如花似玉,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上了花藤彩轿。各处花店将花朵添箱,点起花灯,前后有百十余对,都来看莲女成亲。”
敲磬一声,又念:
本家男,张家女,门当户对;
许了亲,下了礼,酒果羊红。
红鸾星,择就了,七月十五;
众亲邻,来助喜,俱送花灯。
南无阿弥陀佛
有莲女,打扮的,天仙玉女;
恁爷娘,送上轿,两泪交零。
叫一声:我的儿,养得娇惯;
到人家,守规矩,休要讲经。
南无阿弥陀佛
撇得俺,老夫妻,没有下落;
养了你,多半世,没个后成。
有莲女,全不答,高讲《莲经》;
一卷经,刚念毕,不听人声。
南无阿弥陀佛
到门前,放下轿,拜门行礼;
有公婆,接新喜,捧着花瓶。
掀轿帘,忙来请,新人下轿;
似木雕,如泥塑,全不答应。
南无阿弥陀佛
半空中,忽闻得,笙箫仙乐;
放金光,天花落,香满虚空。
南无
“当下莲女在花灯轿里,一卷《莲经》诵毕,左脚盘着右脚,小小弓鞋搭在膝上,坐化而去。李家慌忙去请张善人夫妻。只见半空中笙箫仙乐,一道金光,天花乱坠,见莲女站在空中,向说偈曰:
我本西方座上人,偶将两脚踏红尘。
众生若问《莲经》义,看取花灯不坏身。
后来张善人夫妻升天,不在话下。”
法师宣卷一毕,大众高声和佛,打起法器,送法师下座。
这些妇女们听到好处,也有笑的,也有愁的,只有这丹桂、香玉二人,不住的乱笑,也不管甚么经典佛法。两个寡妇,要辞了福清,和二女回家去。只见有两个女僧进来,传百花姑的师命;“要来寺里同大众讲经哩,明日打扫一座禅堂,在这里过夜。”
封了五十两银子,叫福清早早安排斋供。慌得这福清满口答应,那敢推辞。这丹桂、香玉二人,要等着看百花姑讲教,就不肯起身,福清留下在后禅堂法炕上歇去了。
有分教:
外道妖魔,安下经典演法术;惑人邪教,移过参拜闹经坛。
不知百花姑的演教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