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員陳貞申,潛山人;崇禎十年,流寇脅降,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陳廷選,潛山人;崇禎十年,流賊至,負母謝氏,避山間,被賊執,抱母請代,賊殺之而舍其母,妻亦殉之(見江南通志)。
汪之璞,潛山人;為保長留巡撫黃配元麾下。崇禎十年,會省親歸,遇寇,脅之降,大罵,支解死(見江南通志)。
生員張址,上蔡人;崇禎十年,被執,罵賊,備惡刑以死。父文炳,亦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王繼東,沈邱人;崇禎十年,流寇至,擁眾攻賊,眾寡不敵,遇害(見河南通志)。
生員曹振南(一作震)、趙應選(一作應運)、李思顯、周奭、彭凌碧、葛祥生父子,俱上蔡人;崇禎十年,並以罵賊死節(見河南通志)。
貢生顧鼎鉉,成都人;崇禎十年,被賊執,大罵,死之(見四川通志)。
舉人楊于鼎,劍州人;崇禎十年,率子姪佐知州徐尚卿守城,比陷,巷戰殺賊;子令青等同死(見四川通志)。
武舉程為常,蘄水人;與同邑徐玉蘭、蔡巨人、胡方壺、徐用極,俱於崇禎十年督鄉兵禦流賊於新橋,戰死(見一統志)。
舉人陳來學,攸縣人;崇禎十年,臨藍賊犯攸縣,率家人禦敵不克,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貢生解嗣昇,清河人;崇禎十一年,隨鍾希顏等同殉節(見畿輔通志)。
生員王國明,廣平人;崇禎十三年,賊攻城,國明戰死(見畿輔通志)。
張瑾,夏邑人;崇禎十三年,流賊至,瑾喻以大義,被執,罵賊,遇害(見河南通志)。
生員馮奮庸,宜陽人;崇禎十三年,挈家至澠池,流寇陷澠池,被執不屈,磔死,一門被害(見河南通志)。
貢生楊可賢、子國柱,綿竹人;崇禎十三年,國柱守城,賊執可賢誘降,臨城語子堅守,賊殺之而去。至乙酉,國柱率士民與賊力戰死(見四川通志)。
布衣張師顏,沙河人;崇禎十三年,賊圍沙河,師顏與子其度、其衡、其法、其程力戰死(見畿輔通志)。
張鳳世,沛縣人;崇禎十四年,殺賊無援,遇害(見江南通志)。
宋貞及、吳時道、張大翼、胡瑋、李懷信、時際順,俱霍山人;崇禎十四年,獻賊至,並殉難死(見江南通志)。
舉人來秉衡,洛陽人;崇禎十四年,城陷,被執,賊欲官之,不從,燒鐵索加脛,終不屈,見殺,並殺其母劉、妾吳及幼子(見明史)。
舉人荀良翰,洛陽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丁一統、張五美、王鍾(一作鍾祥)、王子(一作之)章、海寬、傅彥,俱鄧州人;崇禎十四年,寨破,同時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舉人魏完真、生員李文鵬、王應鵬,俱許州人;崇禎十四年,寨破,同時死節(見明史)。
生員許曰琮,唐縣人;有孝行。崇禎十四年,賊徵不屈,嘔血死(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藺芝(一作挺)粹、藺完馥同妻張氏、喬于昆、王(一作劉)邦紀同妻高氏、藺相裔、張某同子一鷺、一鵬、貢生喬國屏,俱偃師人;崇禎十四年,城陷,並不屈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張毓粹,偃師人;崇禎十四年,率二子及孫佐有司守城,罵賊,被害;妻藺氏、三女二孫俱赴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李光閭,襄城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投津水死,母盛氏自縊死(見河南通志)。
生員武同芳,偃師人;崇禎十四年,賊殺其母,同芳噴血大罵,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劉芳名,同妻張氏、弟芳世、王光顯、牛一元,俱偃師人;崇禎十四年,城陷,罵賊,被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陳豫抱、弟豫養、豫懷,舞陽人;兄弟事母孝。崇禎十四年,城陷,母段氏先赴井,三子從之;豫抱妻黃氏攜子默通、豫養妻馬氏攜子默恆、默言,三世九人同一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舉人張治載、馬德茂,俱氾水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生員葛竹溪,淳化人;崇禎十四年,流賊過境,竹溪射殺賊十餘騎,矢盡被害(見陝西通志)。
生員盧紹德、黃焯、陳廷對、陳廷璋、鄭光啟、劉澤長、楊士奇,俱商城人;崇禎十四年,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舉人孟良屏、生員張範孔,俱長葛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
貢生蕭來鳳,商城人;崇禎十四年,流賊脅仕不屈,死。妻倪氏自縊(見明史)。
生員王暘,汝州人;崇禎十四年,賊執其母,求以身代,賊並殺之(見河南通志)。
朱續川,汝州人;崇禎十四年,流賊破城,舉家縊死於丹陽觀東花園中(見河南通志)。
生員許宣、弟寀、宮(一作官),內鄉人;賊陷鄧州,兄弟結壯士入城擒偽官,堅守許家寨。崇禎十四年,寨破,寀隨其母常氏投井死,宣、宮被殺,宮妻鍾、採妻陳並自縊,其妹亦罵賊被殺,時稱許氏七烈(見明史及輯覽)。
張士傑,信陽人;年十八。崇禎十四年,流寇欲殺其父,求以身代,賊殺之而貸其父(見河南通志)。
舉人馬體健,密縣人;崇禎十四年,城陷,不屈,死。子驤,從之死(見明史)。
生員王敬臣,郟縣人;崇禎十四年,殺賊力竭,投井死,子生員裔昌,從之(見河南通志)。
舉人袁象斗,魯山人;崇禎十四年,城陷,不屈,死。妻梁氏自縊(見河南通志)。
賀大明,米脂人;總兵賀人龍子。崇禎十四年,擊闖賊靈寶,中矢戰沒(見明史)。
生員溫昆來、鍾鳴謙、貢生潘若洙、弟若鴻,俱益陽人;崇禎十四年,賊至,皆以罵賊死節(見一統志)。
生員曹天心,環縣人;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同父爾奏罵賊死(見山西通志)。
生員方旭、方伯元、曾薦祚,俱瀘州人;崇禎十四年,獻賊破瀘州,罵賊,不屈死————旭、伯元被賊支裂而死,薦祚投江死(見四川通志)。
僧晞容,瀘州人;住七寶寺。崇禎十四年,獻賊攻豹子峒,率鄉勇殺賊千餘,相持兩年,後戰死(見四川通志)。
生員黃金度、弟金文(一作黃度、黃友),六合人;崇禎十五年,流寇陷城,被執,大罵,躍濠中溺死(見江南通志)。
生員黃中理(一作衷赤),六安人;崇禎十五年,率家丁殺賊,遇伏,洞胸出腸而死(見江南通志)。
生員江原洞,六安人;崇禎十五年,練鄉勇協守,被賊執,脅降不屈,罵賊,截舌刳目死(見江南通志)。
耆民劉鉉(一作鎔),六安(一作無為)人;崇禎十五年,與賊戰,賊劈其首,解尺帛裹之,躍起殺數賊,方死(見江南通志)。
田呈芳(一作承芳),六安人;崇禎十五年,同眾避賊,刺殺其女,與賊戰死(見江南通志)。
邱民逵,六安人;崇禎十五年,守城,罵賊,死(見江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