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
苏南到得早,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闷着头复习演讲资料。几页讲稿,被攥得页角卷折,手心里满是汗。
“我是林涵老师的研究生,苏南。”
苏南收到导师林涵的短信,走出图书馆时才记起自己忘了带伞。
黄昏时分,下起雨来。初秋淅沥小雨,敲着叶子,校园里昏暗宁静。
陈知遇摸了摸西裤的口袋,掏出烟盒和打火机,“抱歉,我抽支烟。”
陈知遇喝了口茶,慢慢说道:“前些年,院长有个博士生,延毕两次,论文迟迟过不了,院长看不下去了,让我帮着辅导……院长是我当年的博导,这人也算是我师弟,还是得帮一把……最后,我手把手帮他把论文改出来,让他毕了业。这事,干得没意思。人各有所长,挑战自己不擅长的,徒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
转眼之间,到了秋天。
犹豫片刻,敲了敲门。
“回去还有课。”
“……陈老师,停车场在哪儿?”
十五分钟过去,那几位学生终于走了。
“要不要送你?”
可是,南又是哪边啊?
苏南立在门口,“涵姐,陈老师。”
靠窗一旁,坐着陈知遇。
门没关,虚虚掩着,门缝里传来交谈的声音。
还要婉拒,但陈知遇一摆手,不容置喙。
她在原地愣了几秒,才又跟上前去。
办公室分内外两部分,里面三间办公,外面是个会客的茶室。桌上亮着一盏浅黄小灯,旁边紧挨着一盆低矮的绿植。
底下哄堂大笑。
吃完,苏南准备回酒店收拾东西去车站。
陈知遇的评论,是不是恰好再次证明了她当时选择读研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天快黑了,学校外的烧烤摊子渐次支起,夜色中烟雾缭绕。奶茶店、文具店、蛋糕店……鳞次栉比,和旦城、和每一座城每一所大学外的街道没有什么两样。
苏南导师林涵和他是多年故交,嘱托苏南此次过来一定要与他打声招呼。
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陈老师。”
图书馆到院办三百米,她踌躇一瞬,拉上卫衣的帽子,跑进雨中。
“坐下喝点热茶吧。”林涵拿起水壶,往一次性杯子里倒了点儿热水。
“院办出去,往南走五百米,往西拐就到了。”
苏南抱着书包,一时踌躇。
一楼签到处的学生接待还没走。苏南签了到,拿上会议资料,前去安排好的酒店休息。
她也没少被林涵说过,做论文没有新思想,做点经验学派的研究还可以,但一涉及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研究,就只能在旧框架里打转。
“……选了。”
苏南点了一下头。
他仿佛思绪飘远了,目光也不知落在空间的哪一处。
“我去帮您拿!”
陈知遇正低头看论文选集,闻言抬起头来。
“没有……”下意识否认。
陈知遇捏着话筒,站起身,“我听说,本来邀请的一共有八位同学,一打听主持是我,四位都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