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三不止知晓文章的内容,还知晓为了这几篇文章齐发,不知邱家出了大力气,那几位老冤家,无一不是在背后推波助澜。
许子干这种大人物,谁人不识。
第一问,德江未来经济定位的问题,《百姓日报》的反击很犀利,文章亦出自大家之手,径直避过了《南国早报》的经济定位问题,以老首长的“猫论”做了笼统的回答,一言蔽之,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与其把精力放在理论辩论,不如埋头苦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正经。
戴裕彬跟随薛向久矣,眉眼通透,眼前局面,看在眼里,知道当下要做的是提振军心,索性借机直接报出了许子干的大名。
戴裕彬将门打开,孟俊,蔡国庆,古锡铭、宋昆、刘洪鱼贯而入,稍后,戚喜也奔了进来。
电话中的安在海猛地收了笑意,沉声道,“在我看来,你小子前途不可限量,季老就亲口夸赞的‘党内英俊’,谁人不知,你小子现在虽然上不得台面,可将来呢,将来谁敢测量你的未来,你这种人既然做了对手,换作是我,也肯定日思夜想,让你摔在未起时!”
就在这时,嘀铃铃,电话响了。
的确,发生了什么事儿,薛向很清楚,他所知道的事,甚至比报纸上的更清楚。
所有人无不在心中呐喊。
报上的内容或许不同,核心思想却一体所宗,无一不是针对《南国早报》的那“德江三问”而来。
转瞬,薛向的办公室便被占去了大半。
薛向和安在海通着电话的当口,所有人又齐齐朝戴裕彬看来,很明显,是要戴导游赶紧做解说。
“同志们能在这个时候赶过来,我铭感五内,地方太小,坐不下,我就不客气了,就站着跟大家伙谈。出了什么事,我很清楚,没什么嘛,老首长都说了,真理越辩越明,总不能只许力挺的声音,不许反对的声音,那也太唯心了……”
“这还没什么!就德江这破地方,什么时候有事情,上得了《百姓日报》、《求是》这种大报的,这回你薛市长把天都捅破了,还说没什么,是不是太挑战心脏承受能力了,更何况,你薛市长还拿什么‘真理越辩越明’说事儿,可辩论真理是普通干部能干的事儿么,那是老首长干的啊,您这调子是不是太高了!”
其中,要数《百姓日报》那篇登在经济篇二条的文章最具代表性。
来势汹汹,薛老三不为所阻,反激起了他的斗志。
这薛市长跟计委常务副主任就这样对话?真当人家是市委大院岗亭的瘸腿李大爷?
的确是雄文,早在文章变成铅字,薛老三便读过,混淆黑白,转换概念,偏又逻辑严密,近乎无懈可击!
念头到此,慌乱的心思便定了下来。
这中间,有的是老对头,有的是老冤家,有的甚至是仇敌,可偏偏此刻无召自来,齐齐在薛向办公室聚齐了。
当然,其中有些人也未必是铁了心地向着他薛某人,而是已然将黄思文那拨人得罪透了,薛向这棵大树倘若倒了,那余下的人必然没了好果子,从而,不得不紧张薛向的安危。
薛老三笑嘻嘻道,丝毫不顾忌他这番话听在众人耳里,到底是何等震撼。
有了陈爱华的信誓旦旦,以及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名头,谁在揪着环境污染和征地补偿不放,那就是不识抬举,无理取闹。
能来的这些人,无一不是德江政坛上,叫得出牌号的人物,也是薛向稳固德江的根本力量。
场中皆是从政之人,且官阶也到了一定程度,关注国内政局是天然兴趣也是必须的功课。
他这番镇定倒是感染了不少人,的确,见识了薛市长神通的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却说,薛向直言“没什么,真理越辩越明”,旁边几人却听得神摇魂驰。
的确,眼前的阵仗对薛老三算不得什么,他可是一手掀起“大讨论”的家伙,这点阵仗只不过是热热身。
第二问和第三问,征地补偿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文中引用了南洋爱国华侨、星火能源董事长陈爱华接受采访时的原话“星火能源是家负责任的公司,秉承家祖陈嘉庚先生的遗训,致力于实业救国,回馈乡梓的理念,此次投资德江,纯系发展地方经济,报效祖国母亲,星火能源公司绝对不会让失地农民受一分一毫的损失,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需要担心,星火能源是家成熟的能源公司,一系列技术极是先进,绝对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得了吧,这才哪儿到哪儿,这点小场面算什么惊雷,您老许是年纪大了,忘了我的过往经历,这点小阵仗,我只当瘙痒,得了,不跟您侃了,我这儿一堆朋友呢,正聊呢!”
文章在最后,还强调惊闻德江火电厂上马之事,该地某些领导还心存疑虑,公心耶?私心耶?如此有着良好传统的儒商世家回馈地方的善举,竟还要遭受无端的怀疑,岂非是亲者痛,仇者快。
不成想,他方把电话按了下去,电铃又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