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转轮王 统领无数土
快哉斯果报 获此无尽藏
修行得成佛 变化无有穷
昔在无数世 作福建功德
劝助为第一 无有出是上
金银七宝具 色相无有比
皆由劝助报 无尽诸法藏
虚空无所有 由造形色相
此法甚深妙 真谛不可毁
尔时释迦文如来。说此偈已。复告善男子善女人。若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令一切众生如己不异者。当习是十无尽藏。尔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将欲说法转于法轮。便入无尽藏定意。感动十方恒沙诸佛。应时面见。同时一响各说颂曰。
现法离四义 如来无著行
修一得佛道 念进无有怠
三向平等空 号曰无尽藏
不舍十行本 是谓如来藏
佛法不思议 如空有所受
我识不见我 是应无尽藏
佛行非有尽 所演不可量
慈愍一切故 示现无所有
如来诸佛相 成道无差特
随彼众生意 知相有高下
我今无有等 厌患众生苦
以道自摄意 降伏诸外道
一切诸法本 无缘亦不合
道从平等觉 乃逮如来慧
诸佛不思议 法本不思议
缘报不思议 分别不思议
我住经千劫 佛佛自称叹
未能尽法藏 毫厘有损减
我等已成佛 具足空法身
昔修无尽藏 自致人中尊
欲界多尘劳 断欲非余处
于欲能离欲 皆由无尽藏
虽住不处住 亦无形色相
分别诸识著 佛识无形相
如来无色相 为众生现相
无著无染污 如来身亦空
遍满十方界 如今等正觉
本识不可思 演说无尽义
是时十方诸佛。说此偈已。八方上下六反震动。座上有六百比丘本趣罗汉。寻时回意逮无尽藏。有十三亿众生。亦得无尽法藏。
菩萨璎珞经如来品第八
尔时软首菩萨白佛言。世尊。诸族姓子。云何修习无尽法藏。佛言。若有善男子女人。欲得修无尽法者。当修五苦法门。云何为五苦法门。若有众生见十方界。当闻苦慧苦识便能随形而往接度。是谓一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欲观无量世界众生所念空无所有。欲得空苦慧者。当建此意亦不退转。是谓二法。复次族姓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平等意。行无尽慈。未获者获。未得者得。未度者度。是谓三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居家成就种姓亦尔。皆知苦慧心不在乐。是谓四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如来无量法门。无尽法藏众智自在。是谓五法无尽法藏。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欲得具足无尽法藏者。复有五事。云何为五。诸佛世尊常在等定。有时入虚空观。分别众生。有在贤圣法律不在贤圣法律。悉能安处各充其愿。是谓一法。复次族姓子。若欲生天。便当修行诸天戒法。有爱欲天无爱欲天。或时有天著于爱乐。不著爱乐。能具足二事悉无染著。乃应无尽法。复次族姓子。复当具足四果报行。便乘神通游无量世界。云何四果报行。诸佛如来恒处寂寞。若有诸天龙神干沓和阿须伦。欲从如来闻真实者。未发问顷。如来已知此族姓子当问是义。是谓一法四果报行。佛复告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心意寂然不欲闻法。如来悉知是可从是不可从。斯欲闻法不欲闻法。是谓族姓子第二果报。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已得如来印。便能印可众生心意。是谓第三果报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已闻正法。非心所度非念所测。皆使平等无有二想。是谓第四果报。复次族姓子。欲得具足四神足行。亦当念此四事果报。云何四神足。于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一地二地。乃至十地。各有神足行行不同。或有菩萨。已在一地便得身识。游行十方无量世界。未得定意知众生心。复有菩萨既在一地。得佛色相众好具足。亦复游观十方世界。礼事供养诸佛世尊。虽得身通。未能堪任教化众生净佛国土。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得神通。礼事供养诸佛世尊。便能说法教化众生。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在初地净修佛国。未能自知第一地事。复有菩萨摩诃萨。未具弘誓大乘之心。于中便生犹豫想著。如此等比必堕声闻缘觉道中。复有菩萨摩诃萨。修治一地清净之行。复以神通广游十方无量世界。遍知众生心中所念。然未能度彼众生安处道捡。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在初地得四神足。第一神足名曰苦观。菩萨得此神足者。恒游诸佛世界。诸苦众生得处无为。第二神足名曰音响。菩萨得此法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诸有众生应从音响而得度者。闻菩萨所说无不信解。复有神足名曰发意。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诸有众生发意趣道。辄能拥护令得成就。复有神足名曰感动。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观众生心。应从空观而得度者。是谓初地菩萨摩诃萨。具足是四神足行。二地菩萨复有四事。云何为四。菩萨有神足名曰灭种。得是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知众生意识所念。灭凡夫种入圣谛境。复有灭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有善恶想。能灭恶想入于圣谛。复有神足名曰除垢。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心中所念垢欲缠心。便能蠲除凡夫识念入于圣谛。复有三巧便神足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心识所念。能建彼意立三等法。是谓菩萨摩诃萨。得此四神足法。能游十方无量世界。则能具足二地行法。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三地中。复有四璎珞神足。能变此身成无量形。还合为一。云何为四。有本要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普观众生心中所念。如我所念而度脱之。复有法行然炽神足。菩萨得此神足。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见有喜怒无喜怒者。以然炽法而教化之。复有无形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众生心中所念。以无心识而教化之。复有三清净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所念。说三法行使灭三想。云何为三法行。一者空。二者识。三者我。是谓菩萨摩诃萨在三地中具足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住四地中。复当具此四神足。云何为四。复有神足名曰无相。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从三色天至虚空际。普令众生得无相法。复有除贪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定意法而教化之。复有转法轮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转四无畏不死甘露法。久饥渴者令得充足。复有等慧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平等慧而度脱之。是谓菩萨摩诃萨住于四地具足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五地中。复有四神足。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无量门。菩萨得是无量门者。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解脱慧而度脱之。复有行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悉了众生所念。即说法本通达法门。复有受报神足门。得是神足者。以现行法报而度脱之。是谓菩萨在五住地具足是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六地中。复当具足四神足行。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堕落。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诸恶果报应淳淑者。渐与说法令使堕落。复有无根神足。得是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掘其根本永断不生。复有神足名离垢出要。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令彼众生得出道要(不了梵本阙一事)。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以在七地名曰不退转法。便当具足四神足法。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众生身不净。菩萨得此神足者。能示现恶露不净。因此教化无数众生。复有神足名曰道德。菩萨得此神足者。能以正道舍于三道得阿罗汉。复有神足名曰觉正。菩萨得此神足者。能令众生皆立信地令不退转。是谓菩萨摩诃萨在七地中具神足法。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八地中具足四神足。广大无边非声闻辟支佛所能及知。云何为四。或有神足本未发道心。菩萨得此神足者。令彼众生始立信地。余行未就。复有神足名曰无生。菩萨得此神足者。一一观察诸行无我。复有神足名曰贪著。菩萨得此神足者。贪乐诸佛相好。复有尽漏神足。菩萨得是神足者。能使一意断诸漏法。是谓菩萨摩诃萨在八地中具四神足。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九住中便当具足四神足法。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众海。菩萨得此神足者。诸有四使趣来向门。秽垢已尽便得入门。心垢未尽不得入门。是谓菩萨在九地中具四神足。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十地中具四神足。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光明。菩萨得是神足者。游腾十方无数佛土。尽观众生心中所念。坐树王下结加趺坐。尔乃具足弘誓之心。复有神足名曰无量门。菩萨得此神足者。分别所趣尽趣一乘。复有神足名曰一念。菩萨得此神足者尽令十方无量众生一念成道。复有神足名曰庄严。菩萨得此神足者。一日之中尽共庄严诸佛刹土。同字同时一时成道。是谓十住菩萨摩诃萨具四神足法。
菩萨璎珞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