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何等为三耶?
三六
若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
三七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何等为三耶?
三八
若断无惭,断无愧,断放逸。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
三九
诸比丘!有惭、有愧、不放逸之时,为不放逸故,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为善友故,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为发勤故,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为持戒故,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无难诘心故,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心无散乱故,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心无退缩故,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无疑故,能断贪、断瞋、断痴。若能断贪、断瞋、断痴,则能断生、断老、断死。”
七十七 鸦
一
“诸比丘!鸦者成就十之邪法。何等为十耶?
二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鸦者成就此十之邪法。
三
诸比丘!如是,恶比丘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四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恶比丘成就此十邪法。”
七十八 尼犍子
一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二
诸比丘!尼犍子者不信;诸比丘!尼犍子者破戒;诸比丘!尼犍子者无惭;诸比丘!尼犍子者无愧;诸比丘!尼犍子者与善士不交;诸比丘!尼犍子者自赞毁他;诸比丘!尼犍子者妄取现世,起坚固执,弃舍难;诸比丘!尼犍子者诡诈;诸比丘!尼犍子者有恶欲;诸比丘!尼犍子者有邪见。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此十邪法。”
七十九 事(一)
一
“诸比丘!有十之嫌恨事。何等为十耶?
二
‘彼已作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现作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当作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已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已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非理而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事也。”
八十 事(二)
一
“诸比丘!有十嫌恨之调伏。何等为十耶?
二
‘彼即使已作不饶益于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不饶益于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于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已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已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非理而不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之调伏也。”
第八 愿品[毕]
此中,摄颂曰:
(一)愿、(二)刺、(三)可爱、
(四)增长、(五)鹿住、
(六)不能、(七)鸦、
(八)尼犍子、(九~一〇)二之事。
第九 长老品
八十一 婆醯迦
一
尔时,世尊住瞻波国伽伽罗池边。时,具寿婆醯迦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婆醯迦白世尊言:
“大德!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几何之法,以自在心而住耶?”
二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十法,以自在心而住。何等为十耶?
三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其色,以自在心而住。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其受……想……行……识……生……老……死……苦……烦恼,以自在心而住。
四
婆醯迦!譬如优钵罗、钵昙摩、分陀利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自水而现,不染于水而立。婆醯迦!如是,如来出离、离系、解脱此十法,以自在心而住。”
八十二 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