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男子,以八相系缚女人。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男子,以色相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戏笑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言说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歌吟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啼泣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威仪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华果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触系缚女人。
诸比丘!男子,以此八相系缚女人。依此,有情被索所缚,如入陷阱。”
十九 波呵罗
一
尔时,世尊住鞞兰若那邻罗之宾洲曼陀罗树下。时,波呵罗阿修罗王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立一面。立于一面时,世尊言波呵罗阿修罗王:
“波呵罗!诸阿修罗者,乐于大海耶?”
“大德!诸阿修罗者,乐于大海。”
“波呵罗!大海中有几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耶?”
“大德!大海中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波呵罗!]以何为八耶?”
二
“大德!大海者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大德!大海者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一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三
大德!复次,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二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四
大德!复次,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大德!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三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五
大德!复次,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大德!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是,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大德!此为大海之第四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六
大德!复次,世间之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有增减。大德!世间之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有增减。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五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七
大德!复次,大海是一味咸味。大德!大海是一味咸味。大德!此为大海之第六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八
大德!复次,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大德!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七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九
大德!复次,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乾达婆。于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大德!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乾达婆。于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大德!此为大海之第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大德!大海者,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大德!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耶?”
“波呵罗!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大德!此法与律中,有几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耶?”
一〇
“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以何为八耶?
一一
波呵罗!譬如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如是,波呵罗!于此法与律,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波呵罗!于此法与律,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一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二
波呵罗!譬如于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如是,波呵罗!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即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波呵罗!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即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二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三
波呵罗!譬如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如是,波呵罗!若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有招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称为沙门,以非梵行者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僧伽与此不共住,速疾集会举此,若彼即使坐于比丘众之中,彼亦与僧伽远离,僧伽亦与彼远离。波呵罗!若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有招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而称为沙门,以非梵行者而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僧伽与此不共住,速疾集会举此,若彼即使坐于比丘众之中,彼亦与僧伽远离,僧伽亦与彼远离。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三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四
波呵罗!譬如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如是,波呵罗!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于如来所说之法与律,若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号沙门释子。波呵罗!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于如来所说之法与律,若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号沙门释子。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四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五
波呵罗!譬如世间之诸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大海亦不知有增减。是故,波呵罗!若众多之比丘,亦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槃界亦不知有增减。波呵罗!若众多之比丘,亦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槃界亦不知有增减。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五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六
波呵罗!譬如大海者,是一味咸味。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脱味。波呵罗!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脱味。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六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七
波呵罗!譬如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七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八
波呵罗!譬如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乾达婆。于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现证者;不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见证者。波呵罗!此法与律,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现证者;不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现证者。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二十 布萨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殿。尔时,世尊于布萨日为诸比丘围绕而坐。时,具寿阿难于黎明初分过后,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诣世尊之处,合掌白世尊言:
“大德!已黎明初分过后,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请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
如是言已,世尊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