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如是说时,师子将军白世尊言:
“大德!是殊妙,大德!是殊妙。大德!譬如扶起倒者,揭露覆者,教迷者以道,于暗中揭来灯火而令有眼者见色,如是世尊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我于此处,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
“师子!当审虑!如汝著名人之审虑是善。”
“大德!我因此对世尊更加欢喜信乐。所以世尊对我说:‘师子!当审虑!如汝著名人之审虑是善。’大德!若外道得我为弟子,则于全毗舍离中持旗回绕而说:‘师子将军为我等之弟子。’然而,世尊对我说:‘师子!当审虑!如汝著名人之审虑是善。’我二度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
“师子!尼犍之徒久于汝家[受供养]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当施与食。”
“大德!我因此对世尊更加欢喜信乐。所以者世尊对我说:‘师子!尼犍之徒久于汝家[受供养]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当施与食。’大德!我闻:‘沙门瞿昙说:“对我应与布施,对余人不与布施,对我弟子应与布施,对余人之弟子不与布施,若与我有大果,若与余人无大果,若与我弟子有大果,若与余人之弟子无大果。”’然而,世尊劝我亦布施于尼犍之徒。我等于此当知时宜。我三度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
九
时,世尊为师子将军次第而说,谓:施论、戒论、生天论,说诸欲之过患、邪害、杂染,出离之功德。
世尊了知师子将军之堪任心、柔软心、离障心、欢喜心、明净心之所生,而说诸佛本真之说法,谓:苦、集、灭、道。譬如清净而无污点布疋之受正色,如是师子将军即于其座得远离尘垢之法眼,而谓:有集法者,即悉皆有此灭法。
一〇
时,师子将军已见法,得法,知法,悟入于法,超越疑惑,除去犹豫,得到无畏,除师教别无他缘,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唯愿明日与诸比丘俱受我请食。”
世尊默然而许。
时,师子将军知世尊之允许,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时,师子将军告一男子言:“汝往见有已存之肉耶?”时,师子将军过其夜后,调备殊妙之啖食嚼食,以告世尊食时:“大德!食时已到,于师子将军之家调备饮食。”
一一
时,世尊于晨朝时,着下衣,持钵衣而往师子将军之家,至已与诸比丘俱设座而坐。
其时,有众多尼犍之徒,从毗舍离之道路至道路,从四衢道至四衢道,举手而号泣,“今日,师子将军杀大牛,为沙门瞿昙设食,沙门瞿昙知为己杀,为己作业而食肉。”
时,有一男子,来师子将军之处,至已,耳语于师子将军而言:“将军!汝知耶!此处有众多尼犍之徒,从毗舍离之道路至道路,从四衢道至四衢道,举手号泣:‘今日,师子将军杀大牛,为沙门瞿昙设食,沙门瞿昙知为己杀,为己作业而食肉。’”
“且止!吾友!彼具寿等久欲诽谤佛、欲诽谤法、欲诽谤僧,而彼具寿等以非有、空虚、虚妄、非实之事,破坏世尊而不厌。然而,我等不为活命,而故杀有情。”
一二
时,师子将军对以佛为上首之诸比丘,亲自供养殊妙之啖食嚼食,至于饱满而谢。时,师子将军[见]世尊食已,而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时,世尊为师子将军说法,教示,劝导,赞励,庆慰而从座起离去。
十三 良马
一
“诸比丘!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马,乃相应于王,能为王所受用,属于王之财宝。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此处,王之善良马,其父母皆为善生,而于其他善良马出生之处出生;若于此给与湿干之食,食时一心而不散乱;厌坐卧于屎尿;欢喜而易于共住,不惊怖其他之马;若有恶习、固习、过失、缺失,则如实展现于调马者,调马者设法予以纠正;负乘而发心:‘其他之马喜好牵与不牵皆可,我于此处当牵!’往随正路而往;有坚毅,乃至生死之边际呈现坚毅。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马,乃相应于王,能为王所受用,属于王之财宝。
三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是世间之无上福田。以何为八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持戒,防护于波罗提木叉之律仪而行,所行具足而住,见怖畏于微小之罪,受持而学于学处。若给与粗妙之食,食时一心而不多言。为厌嫌者而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厌嫌恶不善法之成就。欢喜而易于共住,不惊怖其他之比丘。若有恶习、固习、过失、缺失,则如实展现于有智之同梵行者或师,师或有智之同梵行者设法予以纠正。学而发心:‘其他之比丘喜好学与不学皆可,我于此处应当学。’往随正路而往————此中,正路者即所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发勤而住,思:‘善!尽皮、筋、骨,尽身之肉、血,以人之坚毅、人之精进、人之勇健而可得[涅槃],不得其所则不止精进。’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是世间之无上福田。”
十四 未调马
一
“诸比丘!当说八种之未调马、八种马之过失,八种之未调人、八种人之过失。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说:
二
“诸比丘!以何为八种之未调马、八种马之过失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却行而以后腿捻车。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一种马之过失。
三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蹴后,坏轴、破三辐。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二种马之过失。
四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自车辕离腿而碎车辕。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三种马之过失。
五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取邪路使车由道远离。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四种马之过失。
六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跳前身举前足。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五种马之过失。
七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不顾调马者,不顾马鞭以齿啮马衔奔向欲处而去。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六种马之过失。
八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不进不退,如桩之伫立其处。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七种马之过失。
九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聚前足聚后足,四足坐于其处。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八种马之过失。
诸比丘!此为八种未调之马、八种马之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