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百一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与有学无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信、具戒、多闻、精进、有慧。诸比丘!于不信之人有畏,而于信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无戒之人有畏,而于具戒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少闻之人有畏,而于多闻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懈怠之人有畏,而于精进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无慧之人有畏,而于具慧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与有学无畏。”
一百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纵然是不动法者,亦是怪异、奇讶者或恶比丘。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或亲近于娼妇、或亲近于寡妇、或亲近于年迈之处女、或亲近于半择迦、或亲近于比丘尼。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纵然是不动法者,亦为怪异、奇讶者或恶比丘。”
一百三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大贼,侵入家宅,为掠夺、劫掠全家,或埋伏路边而为剽盗。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恃险难、恃渊丛、恃有力者、贿赂、独行;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恃险难耶?
三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难涉之河、或恃高山险岨。诸比丘!如是之大贼恃险难。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恃渊丛耶?
四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草丛、或恃森林、或恃峻坡、或恃大密林。诸比丘!如是之大贼恃渊丛。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恃有力者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王、或恃辅相,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是等之王或辅相者,当隐护而语。’若有人,真对彼发疑问,此等王或辅相者,为彼隐护而语。诸比丘!如是之大贼恃有力者。又,云何而大贼舍财耶?
六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有富贵、大财,有大受用物。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则以此中之财宝而欢迎。’若有人,对彼发疑问,则以其中之财宝而欢迎。诸比丘!如是之大贼贿赂。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独行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单独而夺财物,何故尔耶?‘[思:]我秘密之处当勿显露。’诸比丘!如是之大贼独行。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大贼,侵入家宅,为掠夺、劫掠全家,或埋伏路边而为剽盗。
八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五法之恶比丘,负伤、损毁自己、有罪、呵毁于智者、又多生非福。何等为五?
九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恃险难、恃渊丛、恃有力者、贿赂、独行。又,诸比丘!云何恶比丘恃险难耶?
一〇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成就险难之身业、成就险难之语业、成就险难之意业。诸比丘!如是之恶比丘恃险难。又,诸比丘!云何恶比丘恃渊丛耶?
一一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是邪见者,成就边执见。诸比丘!如是之恶比丘恃渊丛。又,云何恶比丘恃有力者耶?
一二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或恃王,或恃辅相,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此等王或辅相者,当隐护而语。’若有人,对彼发疑问,此等之王或辅相者,为彼隐护而语。诸比丘!如是恶比丘恃有力者。又,诸比丘!云何而恶比丘贿赂耶?
一三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当以此中之利而欢迎。’若有人,对彼发疑问,以其中之利而欢迎。诸比丘!如是恶比丘贿赂。又,诸比丘!云何而恶比丘独行耶?
一四
诸比丘!世间恶比丘,单独而住边陬地方,彼于彼处,入富家而得利。诸比丘!如是比丘独行。
诸比丘!成就如是五法之恶比丘,负伤、损毁自己、有罪、诃毁于智者、又多生非福。”
一百四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沙门中无苦之沙门。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乞时唯受用多衣服,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食物,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床座,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治病药与资具,不乞则少。复有,[与彼]俱住之同梵行者,皆对彼现行多可意之身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语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意业,非可意者少;献可意之供物,非可意者少。复有,诸所受者,或热所等起、或痰所等起、或风所等起、或[此等之三]和合者、或由季节之转变而生、或自险难之袭来而生、或急激之侵入者、或由业之异熟而生者,对彼屡屡不生,少病。乐住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故,无漏之心解脱、已于现法慧解脱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沙门中无苦之沙门。
三
诸比丘!正说者,即可如是说:彼[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正说者,即可说我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衣服,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食物,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床座,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治病药与资具,不乞则少。复有,[与我]俱住之诸比丘,皆对我现行多可意之身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语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意业,非可意者少;献可意之供物,非可意者少。复有,诸所受者,或热所等起、或痰所等起、或风所等起、或[此等之三]和合者、或季节之转变、或由险难袭来而生、或急激侵入、或由业异熟而生者,对我屡屡不生,少病。乐住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之故……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正说者,即可如是说:彼[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正说者,即可说我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
一百五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是安稳住。何等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