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相谈实甚难 依有力者意明显
如是我身实震怖 谁将弃国他处行
“我子见婆罗门之来为不吉,何以故?此者之来非为亲睦而来,以欲钓予往彼都城而行,于彼处生捕活捉予。贤者或已见到此未来之恐怖。”彼返复思考此一事项,心中恐惧战栗而坐时,四人之贤者前来。王向赛那迦问曰:“赛那迦!汝对予往北般阇罗都城,带来秋拉尼王女之事,表示欢喜耶?”“大王!汝何言之!福运来时不可逃也。若贵君前往彼处,迎姬前来,则除秋拉尼布拉夫玛达陀外,其他于此阎浮提与贵君等者概无一人。何以故?乃为迎得最强王之女故。因彼思考:‘诸王为予之部下,唯毗提诃王一人与予等同’之故,于是与全阎浮提具有最上器量之姬奉献贵君。请吾王从彼之言,予等亦受贵君之恩荫而能获得衣物与装饰。”王问其他诸人,彼等亦如赛那迦之语。克瓦特婆罗门由宿所中出,往王与彼等谈话之处向王云:“予向王乞赐而归,大王!予等不再迟疑,予等来向王乞假。”王向彼施以敬意送彼而出。
大士知彼已去,水浴装饰来向王问候敬礼,坐于一方。王自思考:“予子大药贤者乃一伟大之相谈能手,智慧之源泉,能知过去现在未来发生之事项,予往彼处适当与否贤者将知。”然彼思考彼自己最初之事不止,彼为欲所捕捉,心成痴盲。彼续问大士而唱偈:
一五
贤者最上有智慧 六人一致一意见
行与不行将止耶 大药汝亦云所见
贤者闻此,知王极度为欲所溺,心甚愚盲,闻入此等四人之言语;彼思王往不吉,须加劝止乃唱四偈:
一六
大王汝身知彼王 有大兵力威神力
欲杀君身来求嫁 猎夫依囮以求鹿
一七
恰如贪饵之鱼类 曲钩掩肉待彼来
吞入钓针己将死 如是危险鱼不知
一八
大王汝身为欲溺 欲得秋拉尼王女
为欲求女己将死 犹如吞钩无知鱼
一九
若君欲往般阇罗 忽焉将弃己之命
犹如麋鹿行道中 不知将为大怖袭
王受彼非常之非难甚怒:“此者以予为其自己之下仆思之,彼未思予为彼王之事。彼知最强之王送女与予派遣使者前来,并未有之就庆祝一言语,而谓予如愚鹿之状,如吞钩之鱼,或如行道之鹿将到死期,实可愤怒。”彼唱次之偈:
二〇
最上利益与汝谈 愚者聋哑喻我等
汝之生长取锄尖 如何知他之利益
彼如此以恶口詈骂:“居士子扰乱予吉庆之事,此者应与放逐。”彼为放逐贤者而唱偈:
二一
吾捕此者之颈项 由我国土放逐去
依彼之言我实知 彼为我之得宝障
彼知王怒,彼思:“若谁从王之言而触及予之手与颈者,对予将为此生充分之耻辱,是故予须出而离此。”彼向王为礼往自己之家。王只唯怒而言此,但由对菩萨之尊敬心,并未向谁作如此之命令。而后大士思考:“此王甚愚,并不知其自己之利与不利。彼为欲所溺,欲得彼女,不知未来之恐怖,彼如前往,将到大破灭之境域。予不能置王之言语于胸中,不顾王对予为大恩人大名誉之授与者,予必须支持此王。然最初先遣鹦鹉知其真相,然后由予自身前往。”彼送鹦鹉之子出发。
为继续说明此意义,佛言:
二二
自此以后彼贤者 离去毗提诃之前
尔时使者贤鹦鹉 贤者呼彼如斯云
二三
吾友汝来绿之翼 汝须为我为事务
般阇罗王之寝室 萨利伽鸟为王使
二四
汝往详问彼之鸟 彼鸟一切尽善知
王与库西耶之事 一切彼鸟尽善知
二五
彼之贤智鹦鹉子 玛达罗即与承诺
彼展绿翼直前行 萨俐伽鸟之前着
二六
贤智鹦鹉玛达罗 彼由其处入王宫
声音清丽持善家 彼唤萨俐伽鸟名
二七
汝于善家何忍受 吠舍族汝无病耶
汝于汝之善家内 汝得甘炒麦食耶
二八
吾友我等万事善 吾友我无病疾缠
贤智鹦鹉玛达罗 更得食我甘炒麦
二九
吾友汝由何处来 又由谁人能送汝
由此之前我与汝 既未得见亦未闻
彼闻彼女之言,自思:“若予云由弥希罗来,则彼女虽死亦不与予亲近。予今思出尸毗国阿里达城之事,是故予为虚言告以为尸毗王所遣,由其处而来。”彼唱此偈:
三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