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〇
“贪欲瞋恚依何因缘起?
乐不乐依何因缘生?
诸不善寻与善意,又依何等起?
如诸童子放乌鸦,是否为放舍?”
(一)
二七一
“贪欲瞋恚依身因缘起,
乐不乐依身因缘生,
诸不善寻与善意,依此身体起,
如诸童子放乌鸦,是为真放舍。
(二)
二七二
贪欲乃至不善寻,由己亲爱生,
恰似尼拘律树木,生如寄生木,
贪欲乃至不善寻,广系着诸欲,
恰如林中生蔓草,扩散遍满处。
(三)
二七三
夜叉汝谛听!若人已了知,
烦恼依何生,彼能度烦恼,
难度之瀑流,前未曾度处,
已度,不再受诸有。”
(四)
针毛夜叉经竟
六 法行经
二七四
法行与梵行 最上之宝力
从家而非家 出家应修持
(一)
二七五
若彼语粗语 如兽乐害人
彼命实更恶 唯自增尘垢
(二)
二七六
比丘乐争斗 愚痴法所障
佛所说之法 告之亦不知
(三)
二七七
加害自修者 先行起无明
杂染至地狱 惛然之昧道
(四)
二七八
彼堕入地狱 由胎复至胎
如斯之比丘 死后受诸苦
(五)
二七九
恰如陷粪坑 污秽悉充满
长年受污染 实难得清净
(六)
二八〇
诸比丘应知 恶欲喜恶者
恶思惟恶行 知斯至恶处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