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彼摩檀迦得难 所得第一之名声
多刹帝利婆罗门 齐来对彼施供养
(二三)
一三九
彼离尘垢得大道 乘得天乘八等至
离却贪欲至梵天 彼至梵天无遮止
(二四)
一四〇
虽生诵习圣典家 因缘甚深婆罗门
彼等造作诸恶业 屡屡近行于此者
(二五)
一四一
乃于现世受呵责 以至来世生恶趣
彼等趣至于恶趣 又受种种之呵责
虽生尊位难遮止
(二六)
一四二
非因生来乃贱民 亦非生是婆罗门
乃由依行当贱民 亦依行是婆罗门”
(二七)
事火婆罗堕阇婆罗门闻此言后,白佛言:“卿瞿昙!希有哉,卿瞿昙!希有哉。卿瞿昙!譬如使倒而复起,蔽者开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来灯火,使具眼者得见诸色,如此卿瞿昙以诸多之教说说法。我愿归依卿瞿昙、教法、比丘僧。卿瞿昙!由今日以后,以至寿尽,认受我归依为优婆塞。”
贱民经竟
八 慈经
一四三
义巧之人现观行 彼涅槃之寂静句
有能耿直且端正 善语柔和无过慢
(一)
一四四
心中知足且易养 生活简素无杂行
诸根寂静且聪明 不谄檀越无随贪
(二)
一四五
虽受诸识者非难 不行一切杂秽行
但修慈悲安乐法 与众生幸福安稳
(三)
一四六
任何生物及生类 怖动者与定立者
任何长身大身者 中身者与短躯者
微细者与粗大者
(四)
一四七
目见者与不见者 住远者与不远者
已生者与住胎者 利乐此等诸有情
(五)
一四八
彼此互相勿欺瞒 任何处人勿轻贱
勿作恼害瞋恚想 不欲使人受苦辛
(六)
一四九
恰似母有独生子 甘为守护舍身命
修习无量大慈意 一切生类如斯对
(七)
一五〇
善待世间诸众生 无量慈意应习生
上下纵横无障碍 既无怨恨亦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