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固亲拜谒岳庙题文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1厘米,宽82厘米,甯固拜谒岳庙题文,刻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五十七年禁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80厘米,宽83厘米,刻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碑文为钱塘县所立禁止侵占岳庙祠产告示。碑断缺修复,已残缺66字。
任克溥题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94厘米,宽86厘米,任克溥拜谒岳庙后撰书。碑系清康熙年间用旧碑改刻,断裂修复。
重修岳鄂王祠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4厘米,宽80厘米,周国凤撰。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字迹稍有漫漶。
沈芳满江红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5厘米,宽84厘米,沈芳撰,蒋衡书,汤天佑刻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断裂修复,数字残损。
乾隆御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82厘米,宽82厘米,乾隆撰书。原碑刻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现碑系1979年据拓片复刻。
乾隆读宗泽忠简集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81厘米,宽158厘米,乾隆撰书并自跋。碑刻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残缺修补,中间一小段为1979年据拓片复刻,已残缺19字,另有个别字体残损。
乾隆十一子题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一子拜谒岳飞墓庙后撰书《题岳鄂王墓》诗,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乾隆十五子题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五子拜谒岳庙后撰书《题岳武穆墓》,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乾隆十七子题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七子拜谒岳飞墓庙后撰书《题岳武穆墓》,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
起复诏碑
在杭州岳庙,刻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碑共2石,前一石高39厘米,宽91厘米,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起复诏》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汪志伊题跋,系1979年据拓片复刻。后一石高36厘米,宽70厘米,碑文为清嘉庆元年秦瀛题咏,断裂修复,系嘉庆原碑。
援淮西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122厘米,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与清金棻题跋。碑刻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中间一段为1979年复刻补缺。
令赴行在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7厘米,宽90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年。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与清金棻题跋。
岳飞《与赵忠简书》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3厘米,宽58厘米,刻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碑文为岳飞《与赵忠简书》和清温遂之题跋。
行边一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120厘米,刻于清嘉庆四年。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与清华瑞潢题跋。现碑后小段系原碑,前三分之二段为1979年复刻。
趣进兵招捕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4厘米,宽79厘米,刻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御札与清陈汯题跋。
鄂王遗印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80厘米,宽3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碑刻有岳飞遗印、篆额和清段骧撰、江沅书的《宋岳忠武王遗印记》。
岳飞《致奉使郎中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0厘米,宽9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碑文为岳飞《致奉使郎中札》,清陈瑚题跋。碑断裂修复,残缺8字。
精忠柏图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42厘米,宽70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吕培篆题“精忠柏图”,何太青撰书《精忠柏歌》。碑断裂修复,有数字残损、漫漶。
岳飞《致通判学士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1厘米,宽68厘米。碑文为岳飞《致通判学士札》,清顾沅题跋,碑刻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右下角系1979年复刻补残。
岳飞《致观文相公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9厘米,宽79厘米。碑文为岳飞《致观文相公札》,清汪敬题跋,系1979年复刻。
修建岳忠武祠墓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60厘米,宽82厘米,清蒋益澧撰,吴恒书。碑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后断缺修补,中间约有四行字系1979年复刻补缺。
岳鄂王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00厘米,宽95厘米,碑刻岳飞坐像,上部有清姚光宇撰,杨沂孙书的题记。碑刻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62年移岳庙,断裂修复。
详请岁给香火银两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90厘米,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碑文为浙江按察使司关于每年拨给忠显庙五十两银子香火费的公文。此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移至岳庙。
岳飞《谢讲和赦表》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3石,每石高35厘米,前2石宽91厘米,后1石宽63厘米,系1979年复刻。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36厘米,宽111厘米,岳飞撰,赵宽书,刻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现碑系1979年复刻。
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2石,每石高37厘米,宽85厘米。第1石刻有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词。第2石刻有元谢升孙,明宋克、文征明,清李兆洛的题跋。现碑系1979年复刻。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24厘米,宽108厘米,始刻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立旧碑,后毁。现碑系1979年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