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贲卦第二十二
第(2/3)页

初九,贲1其趾2,[高亨《周易古经今注》:“贲其趾者,谓文其足也。”]舍3车而徒4。[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徒,尘贱之事也。”]

《象》曰:“舍车而徒”,义5弗乘也。

【注释】

1贲:装饰。

2趾:脚。用花纹去装饰脚,就是穿上了漂亮的花鞋。

3舍:弃。

4徒:意即徒步,步行。

5义:通“宜”,适宜。

【译文】

初九,装饰自己的脚趾,甘愿舍弃舆车徒步行走。

《象传》说:“甘愿舍弃舆车徒步行走”,说明为了适宜显示文饰不应该乘坐舆车。

【解说】

初爻多言“趾”。“贲其趾”是刚刚开始装饰,程度轻,即或朴实之意。“舍车而徒”,是安步当车,初九正当勿用之时,安于徒步。是一步一脚印,是实实在在。“义弗乘”,言志行高洁,不肯苟乘。在浮华繁饰之时,初九仅守本分,不急功近利。

【原文】

六二,贲其须1。[《说文》:“须,面毛也。”]

《象》曰:“贲其须”,与2上3兴4也。

【注释】

1须:胡须。贲其须就是装饰胡须,应当是通过修饰而使自己显得年轻。

2与:帮助。

3上:上司。

4兴:即兴起,兴旺。

【译文】

六二,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传》说:“修饰自己的胡须”,说明效力于上司与之一同兴起。

【解说】

须,就是胡须。初爻是少年。二爻是壮年,美髯是强壮气胜刚猛之象,六二阴爻女子怎会有须?“贲其须”就是以须来装饰,有装扮、易容、戴面具之意。“上兴”也是指嘴唇上修饰好。与“上兴”者,即喜上兴也,有巴结之意,依附他人,寻求靠山。二爻贲须是真的贲,因为须可有可无,重视须的修饰,是不急之务。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曾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故事是这样的:

孔子一生收了三千多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学生,很会说话,于是孔子觉得他什么都好。可有一天,宰予对孔子说:“父母去世了,三年的守孝时间实在太长了。这三年不学习,学到的东西就会忘记。”

孔子十分生气地说道:“你实在太不孝顺了。你三岁时还离不开父母的怀抱,难道为父母守孝三年就算太长了吗?”孔子这才发现自己看错了宰予。

孔子还有一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相貌很丑,孔子很不喜欢他。并且认为澹台灭明的品德很差。可是事实上,澹台灭明去南方讲学时,当地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孔子知道此事后感叹道:“我只凭说话判断人,在宰予身上我发现自己做错了;以貌取人,在澹台灭明身上我又错了。”所以后世就有了“以貌取人”这个成语。

【原文】

九三,贲如濡1如,[周振甫《周易译注》:“贲如濡如,指年老、年轻的人装饰得有文采,态度柔和。”]永2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3之陵4也。

【注释】

1濡:润泽,柔润。

2永:长久。

3莫:不能。

4陵:通“凌”,侵犯。

【译文】

九三,装饰得光泽柔润,永久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象传》说:永久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是说能经久不被人侵犯。

【解说】

濡,是润泽、光亮。九三的文饰更甚六二,六二修须以是不急之务,九三更重视修饰,将须修得光亮润泽,但又担心太过于修饰,故曰“贲如,濡如”。永贞吉,是要永贞才吉,要固守,不可以超过限度,才能吉。陵,凌驾。“终莫之陵”,是不能登峰造极,终不可使文饰超过本质。九三上临艮,艮为山为止。

文饰太过,本质被削弱,社会浮华也要出问题。《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有一年,齐王派使者携带国书去赵国拜访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还没打开看就问:“你们齐国今年没有受到什么灾害吧?齐国百姓没有遭受不幸吧?齐王没有得什么疾病吧?”齐国的使者听了很不愉快,说:“我奉齐王之命出使赵国,现在您不先问候我们国王,而先问齐国的收成与百姓,难道可以把身份低贱的臣民放在前面,而把高贵的君主置于后面吗?”赵威后解释道:“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好的收成,怎么能保得住百姓?要是百姓流离失所,国君还能保住他的地位吗?我们可不能舍本求末,抛弃了最根本的问题而追求枝节的问题呀!”齐国使节听后心悦诚服。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后宫太卷,娘娘咸鱼后躺赢了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错综复杂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绝世妖孽小妻子太凶,陆爷把持不住了重生六零:开局打猎养家,我带妻女大鱼大肉觉醒基因!我爬出焚化炉后成神了长生百万年,我被认证为大帝官场争锋,从离婚踏足青云路!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八零川渝小辣妻,高冷硬汉沦陷了我只想要仙子的心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度尽六道怎么少得了我灾变:我镇守国门碾压万敌!蝴蝶坠落重生78:弟弟顶替我上大学,开局就分家!雷神公子寒门差役娱乐:我实在太想进步了重生归来撩惹疯批小叔,气哭渣男猎人后代?反派见我直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