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观卦第二十
第(3/3)页

“观我生,进退。”一般认为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反观内省,以此来抉择动静进退。但更准确地讲,生是生民,是关注苍生百姓,这也与彖辞、大象辞中“观民设教”的观点一致。关注民生,这样才不失大道。商纣王的所为正与此道相悖。看到他的生活日益腐化,比干坦率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曾用茅草盖屋,武丁曾经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超过三杯,唯恐饮酒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是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后来比干又多次进言,结果纣王大怒,将比干剖胸取心。他的所作所为,必然要引起天下人的公愤。

【原文】

六四,观国之光1,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2宾也。

【注释】

1光:风光,光景,即风土民情。

2尚:尊重。

【译文】

六四,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有利于成为王国的贵宾。

《象传》说:“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可知该国尊重贤人能士。

【解说】

四位为诸侯位,诸侯到京城观上国之光。四独近五,四是宾,五是王,又巽为利。故“利用宾于王”,也表示王得到贤良辅佐。“尚宾也”,就是宾客受到高规格礼遇,有提携、发迹之象。

【原文】

九五,观我生1,[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我,身也,谓我生。生,谓生民。”]君子2无咎3。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注释】

1生:生活,行为。

2君子:这里指治国之人。

3咎:灾祸。

【译文】

九五,观察审视自我的行为,君子不会遭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自我的行为”,说明由此可审察国民生活状况。

【解说】

九五为君,中正以观天下,这里小象辞明确讲了观我生即是观民。九五不但刚武而且英明,知道体察民情,以风仪、习俗、道德的力量感化百姓。曹刿论战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道:“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受恩惠的不过是您的近臣,未遍及百姓,这样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猪、牛、羊等祭祀用品,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说:“这样小的信用得不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能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见事必躬亲的重要性。

【原文】

上九,观其1生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其,犹彼也,指他国。”]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3也。

【注释】

1其:别的。

2生:生活状况。

3平:安定。

【译文】

上九,观察审视其他地方的生活状况,君子不会遭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其他地方的生活状况”,说明上九还要向更高目标进取。

【解说】

上九居刚亢之位,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静观九五君王的芸芸众生,也没什么过错。不过九五感到自己的绝高智慧和理想抱负不能实施,感到心志难平。上九与九五二阳相比邻,阳遇阳则窒,故相争,而“志未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位君主,他征战多年,消灭了各个敌对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国之后,但依然“志未平”,又把目光放在了更远处。他及他的子孙先后三次大规模西征,在中亚、西亚一代建立四个汗国。并灭掉了金国和南宋,为后来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霜花缘随手捡了个太子回家宁安前世梦影帝的多种使用方式重生之辅警的逆袭断绝关系后,法爷杀怪永久加属性玄幻:我的师兄有点神吞天邪神重生之我用ai发扬伟大红色精神王妃他又又又晕了逆天丹尊穿越成一颗星球至尊仙途风云方舟的远方来客李向南林楚乔戚家军演义快穿:等待一个机会高手下山,我的绝色未婚妻我只是一个凡人,为什么你们都奉我为圣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开局无限资金,今天也在努力花钱萧尘蒋纯惜蒋纯惜萧尘开局觉醒酒葫芦,晋升先天灵宝快穿:妾室争宠守则蒋纯惜萧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