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标儿能顺利继位,想必所有的弟弟都不敢生出谋反之心。
想到这里,朱元璋眼神一黯。
为何,标儿偏偏就早逝了呢?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立长子为储君呢?】
【即便长子并非天资最聪颖,甚至在旁人眼中显得有些蠢笨。】
【难道直接挑选一位才德兼备的皇子为储君,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各朝百姓都不懂“立长不立贤”的道理。
当然,各朝百姓远离朝政中心,每日操心的是柴米油盐,不懂立太子的弯弯绕绕。
他们只隐隐约约觉得,每逢易储,就必定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但是,他们都希望未来能有一位贤明、体恤民情的君主。
希望储君更替之时,赋税能少一些,徭役也能少一些。
这样,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于是,各朝百姓都面露不解,随即向天幕看去。
【要是你真这么认为,那可就把皇帝的心思看得太简单了。】
【你以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不想把江山托付给最有能力的人吗?】
【他们比谁都想。】
【只是很多时候他们不敢,也不能。】
【你若是不信,咱们不妨设身处地一番。】
各朝百姓此时更加疑惑了。
这江山社稷是祖宗的基业,是皇帝的心血。
皇帝们怎么会不希望这江山,能在未来的继承人的手中愈发繁荣?
立太子,还不是皇帝一道诏书的事。
皇帝还能有不敢立的人,不敢做的事?!
【你是当今圣上膝下最年幼的皇子,自小便被众人视为与储君之位无缘的闲散贤王。】
【在你父皇登基之初,便遵循祖制,将你的长兄册立为东宫太子。】
【那年你不过五岁,天真浪漫,懵懂无知,心思全在嬉戏玩耍之上。】
【你的兄长们,对你这个构不成任何威胁的小弟弟,也大多表现的相当友善。】
【就连那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偶尔也会差人送来一些新奇的小玩具。】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你15岁那年时起了波澜。】
【宫闱之中忽然暗流涌动,流言四起。】
【有人说,太子行为不检,私下结交一帮狐朋狗友,更是与一帮无所事事的清谈文人过从甚密。】
【也有人说,太子在府邸夜宴时,大肆妄议国事。】
【还有人说,太子模仿你父皇的口吻,来调侃朝中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