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27日
英国接收了第一批美国驱逐舰和飞机,这些一战老古董干干护航倒也还行,暂时能够缓解大西洋航线的危机,飞机也能够弥补皇家空军在法国战役期间的损失。
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也分别颁布了征兵令,准备组建陆军支援宗主国,以弥补敦刻尔克后的巨大损失,工业能力最强的加拿大不仅仅为英军提供枪支火炮,还有汽车、坦克、飞机和军舰。
德国的情况一片大好,今日法兰西民主公社与德意志__主义共和国联盟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协议》,约定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
经济上,德国从法国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包括南方的粮食、普罗旺斯的铝土矿、洛林的铁矿以及法国各大技术公司的仪器设备,这都是极大的主力。
而在军事方面,在条约签订后,在法国北部的德军就会逐步退出法国境内,而将南方的战斗交给人民自卫军,而巴黎城外的那支机动力量会被改编为志愿军,协助法国战斗。
并且,按照协议约定,德国将会为公社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协助公社建设军事力量,而公社则允许德国在大西洋沿线建立预警设施,并在法国西北部建立空军基地,以对英国实施轰炸。
卢森堡很清楚,德国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固然高效,但也极容易在各国中产生不满情绪,这并不是真正的正确道路,康米最锋利的武器永远是思想,而武装则是最坚固的盾牌。
而公社也通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彻底击败了法兰西行动党等法西斯力量,人民自卫军掌握了巴黎的城防,但这时的战局和军队的组成非常混乱——
受到公社直接控制的人民自卫军巴黎城防部队相当于4个师,他们与城外的德第一集团军群并未交火; 分散在法国各大城市的人民自卫军,大多以营团形式存在,与当地的法军作战;
人民自卫军的北方集团军大概掌握了5个师,而雷诺政府依然掌握着军队主力,但在北方的主力如今非常混乱,从这两天开始已经出现了大规模、成编制的投降。
虽然直接的力量对比差距还很大,人民自卫军大概有22个师,旧政府军大概有102个师,但光昨天一天人民自卫军就接收了12个师,今天更是以集团军为单位在接收北方的军队。
很快,人民自卫军的兵力就会超过旧政府军,而雷诺政府的力量也被压缩到了西南边和东南角。
而雷诺政府掌控的地方也非常的不乐观,大量的从北方流亡到此的平民对政府非常不满,要求政府立即向德国/公社投降。
但让德法两国政府感到恼火的还是英国人,英国在这半个月里花了极大的功夫去搜集和捏造德军的“暴行”,拨撩德法矛盾,并通过英国发达的通讯广而告之。
并且,英国人还不仅仅靠自家的报纸,美国人也在暗中帮助英国,将这些真假混杂的新闻传递到全世界。
中国的主流媒体自然没有转载这些新闻,同时由于“言论自由”,这些新闻也都被自由的封杀了。
目前官方媒体都是一幅高高挂起、不轻不重的报道,左翼和右翼则各有倾向,但整体上还是对德国更有利的,因为右翼更希望美国和德国立马打起来,根本懒得关注德国和法国之间咋样。
而对于德法两国来说,舆论阵地的缺失在这个紧要关头造成了许多的问题,公社内部的中右翼和部分左翼敌视德国,一些群众也在游行抗议德国。 这就让不少的德国平民和将士很难受,尤其是一些在北方作战的将士,当初公社建立后,许多旧政府军就伪装成公社军来偷袭德军,德国近四分之一的伤亡都是这样造成的。
当然,人民民主联盟和劳工联盟目前依然控制着超过半数的公民大会议席。
至于未来怎样,那么未来再说,德国给了法国选择,这一自由度已经非常的高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民大会否决了对英开战的提议,拒绝参与这场战斗,同时也不希望德国人派遣什么志愿军。
但这是不可能的,卢森堡不可能允许法国像这样走下去,毕竟如今的法国随时可能右转,重新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既然不可能够拒绝德国的志愿军,那么公民大会自然就在其他方面使绊子了,比如拖延德军的补给,如果不是无法取得德军的指挥权,恐怕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把这支军队派往最凶险的地方,就像是在西班牙一样。
总之,虽然卢森堡和莫纳特两方都希望德国和法国能够联合到一起,但面对法国国内复杂的局势,这条路恐怕不容易走下去。
接下来的欧洲战局在短期内也很明显了——法国至少要打一轮内战,即消灭雷诺政府,而未来如何处理右翼,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暂时还不必考虑。
至于是否参战,暂时还没有可能;
德国则正在计划新的行动,由于俄国红军处于弱势,德国正准备加大支援力度,派遣更多的兵力投入俄国的战斗,尤其是夺取巴库油田的战斗。 同时,空军也在计划和组织对英国的轰炸行动;
而与德国人相对的,英国也有着自己的想法,首先是本土防御,英国正在加大力度制造飞机和建造护卫舰,保障航线和天空的安全。
其次是对法国的战斗,强大的法国海军仍然掌握在雷诺政府的手中,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几艘驱逐舰和潜艇投靠了法兰西公社。
目前的法国海军现役军舰总共包括7艘战列舰、1艘航母、7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和55艘驱逐舰,此外还有一艘正在舾装的“黎塞留”号战列舰。
法国的航母没啥价值,核心是战列舰,由于德军没有越过巴黎,所以如今的局面与历史上不同——
法国海军主力仍停泊于土伦港,“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布列塔尼”号、“普罗旺斯”号如今都在这里,“阿尔及利亚”号和“绪弗伦”号重巡洋舰也在这里;
正在舾装的“黎塞留”号还留在布雷斯特;
“巴黎”号和“孤拔”号撤离本土后就留在了英国;
“洛林”号则在北非殖民地;
除此之外,非洲的一些港口还有几艘重巡洋舰存在,比如与英国一起执行苏伊士运河封锁行动的“杜肯”号和“福煦”号重巡洋舰正在亚历山大港。 此前英美两国多次“请求”法国海军前往殖民地或者英国和美国,但都遭到了法军的拒绝,毕竟一旦离开本土,独立保障就很难说的。
对于法国海军的态度,英国人很不满意,因此,海军部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制定了“弩炮行动”,计划彻底消灭法国海军的威胁;
最后则是针对俄国和中东局势,俄国人战局尚好,舍不得破坏油田,但英国可看不下去,那可是两干万吨原油产量的巨型油田,要让德国人拿到就完蛋了。
因此,皇家空军制定了针对巴库油田的计划,皇家空军抽调出少量的战斗机,掩护大批次轰炸机前往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约旦,然后继续前往法国殖民地贝鲁特,以此为前出基地,对巴库实行战略轰炸,力求破坏油田生产。
同时,埃及的英国陆军也将于南非军团一道前往叙利亚,经土耳其或伊朗,前往巴库,进一步控制或破坏油田。
另外,针对俄国的农业,丘吉尔又拿出了一战后提出的“素食行动”计划,准备对乌克兰投放“炭疽孢子”炸弹,这种炸弹可以摧毁当地的土壤,杀死所有的牲畜,并使其在未来的一百年内都无法种植任何植物。
毫无疑问,后两个计划都是极其损人的,法国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工业和舰队,俄国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农业和石油,一旦这些计划被俄法两国政府得知,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
“放在古代,咱们这可以算是‘平倭得胜,班师回朝’了。”
辽宁号战列舰上,刘载戢笑着对众人道。 “哎,这还不算是完全胜利呀。”太微左垣号的舰长郁视远叹了一口气,“天天飞机看着,山沟沟里还有不少游击队嘞。”
张希贤摇了摇头:“游击队是剿不完的,咱们越用力就越多,根本还是把经济发展好了。”
“苟能制侵陵,何必多杀伤。”刘载戢也点了点头,“咱们达成战略目标就行,等未来把美国人赶出去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是咱们的地,这些游击队还能反了天了?倒是咱们,越掺和越乱,把自己陷进去就不好了,前段时间打游击已经打得陆军苦不堪言了。”
“也是,谁想往山沟沟里钻,躺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
“哎呀,说起来,老郁,你家老幺得一岁了吧?那可得请兄弟们好好吃顿饭。”
“那是,下个月就满周了,一定给诸位在长安饭店摆一桌。”
“嚯啊,长安饭店,真有钱啊,这得多少钱?”
“我哪摆的起流水宴?给我买了都摆不起,请点亲近朋友吃一顿罢了,真要摆席,那还是回院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