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虽然如今被德匈两国包围了,甚至已经在基层建立了苏维埃制度,但上层依然非常纠结,因此一面在经济等方面积极支持德国,一面又试图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而这个庞大的计划,被命名为“红色走廊”计划,一词双义,既指波兰走廊,也指台尔曼提出的“莱茵河-伏尔加河红色走廊”。
3月1日,“红色走廊”计划正式启动,在当天凌晨4时05分,最高人民委员会下达了作战命令,人民战争委员会随即确定决心,向各部分传递了应尽的作战义务。
昨日建立的前线总指挥部随后发布了行动命令,东普鲁士的兵站和武器库立即打开,修械所和管理单位将保存完好的各色武器弹药交到军队手中,舰船出港,飞机挂弹,所有人都开始了最后也是最紧张的战前准备。
“为了世界人民与全人类的解放,出发!”
战争委员会chairman弗莱茨维向各集团军全体将士进行了一句话讲话,这一句讲话随着无线电广播,在瞬息间便传递到了每一个战士的耳中。
1939年3月1日4时58分,rm空军轰炸机编队接二连三的从十几个机场升空,数百架heinkel he 111、dornier do 17和junkers ju 88轰炸机跨越德波边境,按照计划,如猎鹰一般凶猛的扑向自己的目标:
浅近纵深的野战机场、兵营、仓库和重要工厂; 深远纵深的铁路调车场、火车站、桥梁、公路;
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波兰人毫无防备,便听到飞机呼啸而过。
波兰哨兵们努力的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些,向天空看去,一架ju-88轰炸机从机场上空迅速掠过,投下两颗大型航空照明弹。
照明弹在降落伞的作用下缓缓下降,筒内的镁粉被点燃,迸发出耀眼的惨白光芒,上百万坎德拉的光明将下面的机场照的如同白日,抬头望去的波兰哨兵在一瞬间便彻底失明,只能捂着自己的眼睛在地上打滚。
“到达目标上空,准备投弹!”
刺耳的防空警报在过了近二十秒后才响起,此时德军的投弹已经到来,如锯子切割般刺耳的防空警报和片刻后到来的爆炸一同谱了一曲死亡交响乐。
数十枚一百公斤航弹落到波兰的机场上,还未来得及起飞的飞机便在仓库中被损毁殆尽,底下的波兰士兵只能徒劳的操纵着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还击。
突然,一阵震天动地的爆炸袭来,近百米高火焰直冲云霄——机场的航空汽油储油罐被航弹引爆了!
与此同时,在边境以西,炮兵阵地上,德国人颇具特色的17cm k18加农炮撤下了炮衣,炮口指向远方,炮兵们肃然而立,在微弱的灯光下,肩头的红星与红十字一并闪耀。
而在更远处,摩托化步兵师、装甲师和独立工兵们已经出发。 5时15分,一颗黄色信号弹升空,上干门17cm加农炮、15cm加农炮和105cm加农炮开始喷吐火焰,天地间仿佛在一时间拨掉了静音,只剩下彻耳的轰鸣。
配合着步兵们一起行动的还有海军和空军,登陆部队与空降部分即将抵达他们的目标,给予敌人意料之外的猝然打击。
战争仿佛没有预告一样,各国的情报人员和外交官们甚至可能还未起床,便接到了这一令人错愕的消息,全世界都随着德国人的行动而炸开了锅。
3月1日,北方集团军群突破“莫德林防线”;
3月2日,北方集团军群占领比亚韦斯托克;
3月3日,中央集团军群突破维斯瓦河防线;
3月6日,南方集团军群占领克拉科夫;
3月7日,中央集团军群迫近华沙;
3月8日,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成功会师,包围华沙;
3月9日,华沙学生军冲击波兰总统府; 3月10日,华沙守军投降,德军占领华沙;
3月15日,波军最后的堡垒卢布林被德军攻克,波兰政府借道俄国,于英国成立流亡政府;
3月15日,早,人民战争委员会向全国及全世界宣告,在国际力量的强有力支援下,波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