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直到第三梯队登陆,滩头依然没有什么动静。
此时天色已晚,按照计划,最早登陆的侦察营和第一团将会向纵深探测,而第二团将巩固滩头阵地,接收物资。
然而,侦察营才刚刚行动,一团闪光猝然在海滩边上炸开,紧接着是第二团闪光、第三团…… 几秒钟后,一连串爆炸声才传到阵地上,徐前希下意识地皱了皱眉,然后举起了望远镜。沙滩比内陆的土地要潮湿,因此爆炸并未激起太多的尘土,烟雾消散的很快。
而且此时天色已晚,望远镜中也看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徐前希还是判断出来,那应该是中型迫击炮发射的炮弹。
虽然日本的企业组织和效率相比于民国要好得多,但由于国力限制,日本人的重工业发展十分有限,并不比民国好到哪里去。
现在日本身管火炮制造能力十分贫弱,赤羽炮兵工厂和大阪炮兵工厂的情况仅比上海兵工厂稍好——能够自产炮机复进簧。
除了克虏伯1904年式山炮和克虏伯1903年式野战炮外,两家工厂还可以通过进口英国的炮管钢,自造少量875mm榴弹炮和114mm榴弹炮。
但这种火炮的生产成本过高,所以日本还是更倾向于制造能完全自产的迫击炮,仿制产品同样也是世界各国都在用的法国布朗德81mm迫击炮,日本历史上那独有特色的70mm曲射炮和50mm掷弹筒并没有出现。
走在最前面的侦察营在短暂的混乱之后,也立即开始了反击,夜晚是敌人的保护色,但也让经验不足的抵抗军露了马脚,在观察到迫击炮发射时的火光后,反击随即到来。
虽然侦察营的重机枪没有架起来,无法立即还击,虽然侦察营的轻机枪已经改用了中间威力弹,使其五百米外压制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侦察营可还有几辆侦查车呢!
第一批六辆三七式侦查车在第二批就已经上岸了,这种四轮小车很受侦察兵欢迎,车上的机枪手立即抬起小车上的20mm厄利孔机关炮,向着火光方向打出了一串20mm炮弹。
20mm机炮的威力可能不是很大,但对于这种纯土木的临时工事,依然有一定的破坏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压制能力。 在机炮的压制下,敌人并没有后续的行动,而侦察营的迫击炮也在粗略测距和协调之后,开始向火光方向开火。
在开火的两个迫击炮小组各自完成两轮炮击后,一个班拎着试制汉式自动步枪快速向前突进。
敌人或许是打定了主意,打了一枪就跑,空空的临时掩体中只留着几具尸体和重伤员。
“小心!”
轰——
剧烈的爆炸盖住了侦察营战士的呼喊,也掩盖住了日本人的呼喊,只余下一个残破的掩体。
看着远处传回的火光和爆炸声,徐前希继续下令道:
“传令,一团暂停行动,改为一团向西北方向推进二里;二团向东北方向推进二里,就地构筑防线;重迫营和炮兵营重整完毕后就地部署;战车营保证一个连的机动力量,可随时投入战斗;各部谨防敌人夜袭。”
“是!”副官立即大声复述了徐前希的命令,“两团分别向西北、东北推进二里构筑防线,炮兵原地展开,战车轮流待命,谨防夜袭。”
“得令!” 通过便携式无线电,命令迅速被传递给第一团,两部几乎在同一时间行动了起来。
聚集于滩头的第二团的队列立即转为了防备炮击的疏开队形,随后在几个尖兵小组的引领下向纵深挺紧。
而第一团团部停止行动,一营保持探索状态,其余两部转为维持状态。
不久,建筑物资也被送到了两处防线后方,在骡马嘶鸣与汽车引擎声中,士兵们拿布带蒙住骡马的眼睛,随后灯光被打了起来,海滩上顿时一片光芒。
虽然陆战队配备了较多的车辆,但骡马在其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一直到43年,骡马依然是马润们最好的伙伴。
马help马!
不过,在短暂的袭击之后,敌军就似乎销声匿迹了一样,无论是陆战一旅,还是陆战二旅,都没有再遇到任何地抵抗,第十三师也顺利在川崎地区登陆。
但准备充分的陆战一、二旅和第十三师没有遇到抵抗,不代表真的就很顺利了,反倒是最没有接受过登陆训练的第十七师一头撞到了抵抗军的防线上,震天动地的炮火声隐隐传到另外两处登陆场上。
按照原定计划,第十七师将经船桥往足利,接收缴械待命的日军。
然而,一登陆,第十七师就遭遇了守土军的猛烈袭击,最先登陆的第37团第一营第一连直接在炮火中被重创。 直到启明号航空母舰上释放的战斗机前来支援,第37团才站稳脚跟。
而此时,完成登陆的第37团已经全部投入了战斗,在他们身后,是第十七师的其他单位。
接敌之后,第37师才发现眼前的敌人很乱,不是组织上的混乱,而是衣装上的混乱,因为为了表示自己的民间志愿者的身份,奋勇守土军拒绝穿军装,而是穿着各式各样的寻常衣装,并在头上扎着血书“萬歲”二字的白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