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岸防学院的数十名学员被教官们喊了起来,随即与教官一同奔赴岸防炮台,临时加入了防御。
尽管这些学生也填补了一些人手,但依旧有两门57mm野战炮无人使用。 这两门野战炮的空缺反映着挪威捉襟见肘的人力,同样也给炮台上的众人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能击退他们吗?”有人忐忑地问。
埃里克森略显苍老的面庞在红色照明灯的映照下泛着红光,他笑道:“尽力做到最好就够了。”
安抚了一下众人后,埃里克森紧接着下令道:“定深三米,射向向右到最大,接入压缩空气管道。”
在教官的指挥下,学员和士兵们通过滑轨把三枚450mm鱼雷推入了发射管。
这些在世纪初制造的450mm鱼雷已经接近四十岁高龄了,它们当年运至奥斯陆时,挪威-瑞典联盟还没解散,在联盟解散之后,它们就一直静静的呆在各个岸防单位的仓库之中,只是定期被搬出来保养一下。
装填完成以后,众人仔细的检查了发射机构,并且像从前训练一样认真的演习了一遍瞄准-发射-装填的流程。
年轻的学员们显得颇为兴奋,摩拳擦掌想要与来犯之敌大干一场,可其他的士兵们却不然,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凝重。
战争,并不是儿戏。
为了获得最佳视野来指挥,埃里克森上校亲自出马,他来到了岛屿最高处,岸防单位在此布置有一观察所。 在零下的长夜中,呼出的水汽迅速凝结成霜华,上校与几名部下就这么静静的在四面漏风的观察所中等待着。
几分钟后,几个黑影出现在了望远镜的视野中。
又过了十多秒,这些黑影被探照灯揭露了真面目。
“三艘小型艇在前,然后是驱逐舰和巡洋舰,阁下,我们需要警告射击吗?”
“破坏中立的侵略行为已经被证实了,这些德国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还需要警告吗?”
说着,埃里克森上校躬身拿起了电话话筒,下令道:“目标,入侵者的巡洋舰,准备好就立即开火,确认攻击命令。”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各个炮台的挪威炮兵们便迅速忙碌起来,为150mm榴弹炮和210mm榴弹炮调整射击诸元。
大约半分钟之后,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伫立于舰桥的德军指挥官突然看到了远处闪现的火光,他几乎在一瞬间就意识到了危机来袭。
挪威人的运气很好,数秒之后,炮声尚未传来,第一发210mm高爆弹就命中了巴伐利亚号的左舷。 “轰”的一声,所有水兵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地动山摇,舰桥内有好几人被震倒,巨大的爆炸声让许多人产生了耳鸣,甚至短暂失聪,耳朵里只剩下了嗡嗡声。
但也仅限于此了,虽然210mm的大口径与装药量十分吓人,但高爆弹依然无法击穿巴伐利亚号152mm厚的主装甲带,别说210mm了,就算是挪威炮台上的305mm榴弹炮,使用高爆弹击中巴伐利亚号的主装甲带也无法击穿。
至于其他的炮弹,倒是没有任何一发成功击中任何一艘军舰,甚至连近失弹也不曾有。
“还击,消灭他们!”
接到命令,枪炮官立刻指挥开火还击。
然而,来自东西两岸和卡霍门岛上的许多部探照灯却干扰了测距仪的工作,负责指挥主炮的军官们起初无法辩识目标,好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却因为强光的照射而不能完成有效测距。
相比于外围的防御,内线的炮台无论是指挥、火力还是人员配置都显然要好一点,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准备时间比较充分。
战场的交手逐渐激烈,巴伐利亚号也吃了好几发150mm炮弹,甚至有一发击中了侧舷的一门37mm高射炮。
“指战员同志,我们应该加速通过这里!”
“不,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前方有可能遭遇水雷,我们不能冒险。” “听我指挥,倒车!”
这时候,位于巴伐利亚号左后方的维尔斯号驱逐舰挨了一发210mm高爆弹,爆炸声和碎片坠海的声音接连传来。
埃里克森上校重新返回鱼雷发射台,此处的众人都已经准备就绪。
“校长阁下,下令吧!”
他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借着暗红的灯光看了眼手表,开口令道:“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