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青哑然失笑——她说什么虎狼之词?她爱慕自己,开玩笑,瞎子也能看出来,她爱的是别的东西。笑完,他觉得不妥,端起茶杯说:“母后英明。喝一杯!”
“不喝。”慧云公主嘟嘴,“刚才这句,可是我今天跟你说的为数不多的实话。”
“我也跟你说句实话,我信了!”袁天青一脸笑意,一饮而尽,“好茶。”
“驸马,我忽然觉得,你就不配听实话。不跟你聊这无聊的东西,现在天气也暖和了,你之前用一根竹子渡水,能不能教教我?”
袁天青又凑近她,耳语道:“在学这招之前,你必须把身子养到能上床的地步。”
慧云公主又听到这露骨的荤话,仍旧猝不及防,无法忍受,脸一下羞红。她回了一句耳语,在袁天青耳边说:“我呸。驸马,我跟你睡了好几回了,你也不中用啊。”
袁天青继续耳语,“还有一种可能,不中用的是你。”
慧云公主耳语说:“李曼宁,张华清,作为试婚女子都清清白白。你说我不中用,或许。可总不能大家都不中用?”
袁天青耳语说:“唉,那就是咱俩都不中用。难呦!”
“呵呵。”慧云公主笑了,朗声说,“咱们还能有一句正经话么?”
这么多人看着呢,俩人一直耳语,还这般作态,确实不大合理。
不过,好在现场也没有管这事的人。
众人都自己吃自己的,装作看不见,听不见。
等吃完饭,安然散场即可。
上午集中种了棉花,下午把其它花种好,又在周围建造围栏。
傍晚,袁天青在一群人的守护下,骑着马视察了一下农庄,看看苜蓿田,菜田,以及大家住的地方。那些苜蓿,本来是想着做牧草用,现在数量还不够多,一直做为人吃的野菜,和韭菜、芹菜、萝卜、白菜种一起。山里还有一块西瓜地。
最近这片农庄扩张了十多倍,断断续续向北延伸。所以待在这里的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且多是守家的老弱。能干重活的都去了新地方。
数万人也算是有了着落,但算不上有什么收益。种的菜,养的东西,大概也就够那些人的工钱,甚至因为常有人打秋风,还得亏点。
无所谓了,反正也不指望他们赚多少,现在就等三件事。
其一,等弄出大白菜,大面积种植的时候。
其二,等种出更多棉花种子,大面积种植的时候。
其三,等苜蓿泛滥,真正成为牧草的时候。
每成功一件事,都能让农庄大赚一笔。
农业急不得,都得需要时间。
这日傍晚,一匹快马狂奔进京,送来灵州边境的战报。
一炷香之后,这战报经孙吉之手送到昌灵君手中,“陛下,灵州来的,捷报。”
昌灵君正饱暖思淫欲,想着进哪个妃子的房间,闻言,将整个后宫抛诸脑后,大喜道:“数月前,临川王便说有异动,真来了。快将捷报拿过来,传谢安,王崇。把刘世杰也找来,此事或许需要在大昌新闻月刊公布。”
捷报很快送到昌灵君手中,他当即翻阅,越看越欢喜。
原来突厥大雪,冻死人畜无数。
突厥大将阿史那土勒率骑兵五千南下劫掠,先锋队一千余。边将王洋闻之,率两千骑兵,三千步兵击破先锋队。翌日大雾,王洋行稻草人借箭之计,骗得箭矢三万。再一日又是大雾,谢文洲一等在地道设伏多日,内外夹击,大破突厥,得其骏马三千,俘虏突厥士兵八百余人。阿史那土勒被围,宁死不降,自尽。
昌灵君笑道:“王洋此人也算英勇,不过这里也有马鞍和马蹄铁的功劳,让边军敢练,敢冲,若是再加上连弩,效果必然更强,可惜连弩数量太少。稻草人借箭用得很漂亮,谢文洲用地道设伏,也算是学有所用,很好。此二人重赏,临川王也重赏。”
这里面,袁天青的功劳卓著。
这些功劳都被他点了出来。
但他没说要赏袁天青什么东西。
孙吉笑说:“这也是陛下用人得当,偏就让谢文洲去了灵州。”
昌灵君喜欢听这话,笑说:“朕也念过兵书,自然知晓知人善用。前几个月朕看三国演义,生怕自己也是纸上谈兵之马谡,现在看来,朕若领兵,未必不是良将。”
孙吉说:“陛下既可驾驭诸将,应是大元帅之才,如古之汉高祖。”
昌灵君朗声道:“朕自认在文采上,比汉高祖强一点。”
他开心啊,一开心,什么都想笑。
等候片刻,被昌灵君召见的谢安、王崇,以及听到风声的翰林学士关逊、赵天野,和工部尚书韦池等人纷纷求见,昌灵君尽数叫进去。
众人将捷报传看,无不欢喜。
谢安说:“明日早朝,应该召突厥使节,在朝堂之上痛斥此人。”
昌灵君点头,“不错,突厥该给朕一个交代。”
王崇说:“陛下,如此大快人心之事,将士们皆应论功行赏。”
昌灵君笑说:“应重赏。你与太傅定个赏赐的条目。”
谢安则说道:“陛下,此事臣应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