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打了个哆嗦,“嘶。”
袁天青说:“这里面才刚装好,怕气味冲鼻,桌椅板凳都没上漆。”
昌灵君说:“地面用的都是陶瓷?”
袁天青说:“对啊,是陶瓷,名为瓷砖。这东西比较好洗。”
昌灵君哑然失笑,“你用陶瓷这种奢侈之物铺地,却说它好洗,合适吗?”
袁天青说:“回父皇,这瓷砖是瓷窑烧的,准备卖三百文一块。所以,这根本不算奢侈。父皇进去小心点,这地面有点滑。”
昌灵君问道:“不会赔本?”
“父皇说笑了,这已经赚了一倍多。”
就这,还得算上路费。
要是出厂价,那更便宜。
昌灵君轻笑。他就不该问,袁天青做生意就没赔过本。
他走了进去,扫视几眼。
300平方米的地方,不算小,但对他来说有点狭窄。
而且这里许多桌椅摆一起,对他来说也有些拥挤。
他径直走向楼梯,问道:“这里没有人力梯?”
“有。”袁天青指了个方向,“在外面,里面地方太小,放不下那么多人,便把人力梯放在外面,需要的话也可以走这小门过去。”
昌灵君点点头,走上楼梯,“朕用不着,太后或许用得着。”
袁天青微微惊讶,“太后也来了?”
昌灵君说:“知道你会享受,所以出来转转。果然,你这儿适合她们住。”
袁天青回道:“那是臣的荣幸。”
前面三层,没什么看头。
上到三层以上,上面是一片广场,周边被一米的矮墙围着。
昌灵君一看此景,便很欢喜,走出去,沿着边上转悠,远处江山尽收眼底。
他笑说:“此时难道不该作一首诗吗?”
“让臣做?”袁天青反问。
“你不作诗,难道想让朕来?”
“父皇的诗必然极好。不过,这里的景色配不上父皇的胸襟。臣来。”他选了《登鹳雀楼》那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诗。好诗!”昌灵君赞不绝口,“来人,在此地扎营,朕今夜就在这天地之间住一晚上,看看这楼顶之上的江山夜色。”
嚯,他可真会选地方。
“是。”羽林军纷纷答应。
昌灵君又吩咐道:“再去最高处瞧瞧。”
五层,登顶,果然看到更远处。
昌灵君此时此刻心生感慨,但心中感慨万千,也逃不过刚才袁天青念的二十个字。他笑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是黄河吗?”
袁天青说:“好像没名,不过总要流到黄河去,再经黄河入海。”
这北方的水,大都是如此。
昌灵君再次赞道:“真是好诗。”
袁天青替王之涣感谢一句,“多谢父皇夸赞。”
“笔墨伺候。”昌灵君招呼一声,随即笔墨端上,他抓起笔,蘸了墨,说,“袁天青,你的诗本该你来写,但你字太丑,污人耳目,只有朕来。”
他这不是商量,是在通知。
袁天青本来也没打算写,说:“父皇亲笔,是这首诗的荣幸。”
昌灵君今日把这诗写在这,不出十日,这诗便要流传天下。
不得不说,昌灵君身上有着最大的明星效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昌灵君一气呵成,把这诗写得龙飞凤舞,异常精彩,最后,他加了个题目,“登玲珑楼。”
玲珑楼,这是他给这个楼现起的名字。
写完后,昌灵君满意地把笔一掷,说:“慧云也跟来了,袁天青,你不用陪着朕,去陪陪慧云。对了,你准备好,明日随朕游猎。”
“是。”袁天青松了一口气,赶紧溜了。心想,总算把皇上打发了。
他不知道,其实昌灵君给他的要求比这简单得多。
若换个人,根本连外面的那些小房子都不会建,只会去领些军用帐篷,来这旧城里寻个地方扎了营,在此等候,也就算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