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三日、正午。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常胜侯府门前。
苏萍和林满月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老妇人缓缓走下车来。
这位老人正是常胜侯府的老夫人,也就是赵寻的祖母。
她一直在营州赵氏庄园居住,每年中秋前来京都居住,而等到来年清明前再回到营州。
赵寻与赵晚晴、童铁心等人早已站在门口迎接多时
一家人迎接老太太在正厅中用过了午餐。
下午时分,赵寻跟随祖母前往他的小院闲谈,一谈便是一下午。
主要是赵寻在讲这些年来的经历,他与原本真正的侯府公子同为山野少年,这些话语,倒是也不用编造。
直接根据实际讲述即可。
入夜,赵寻带着一丝不解,走出了祖母的小院。
当他中午看到祖母时,心中就不禁涌起一股亲切之感。
但他原本以为,祖孙俩十几年未见,祖母会因为久别重逢而激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祖母虽然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却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感伤。
不渐渐地,他察觉到一些微妙的感觉——祖母与他交谈时的语气,仿佛不太像是对孙儿晚辈说话的口吻。
那种亲切中竟然夹杂着一丝敬重的态度。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太太,为何会不经意间对一位少年流露出敬重的感情?
赵寻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是年事已高,又或是性格使然,祖母似乎偏爱清静。
在林满月过来叫两人前去吃晚餐时,祖母回绝了。
于是赵寻带着沉重的疑惑走出了祖母的院子。
前往侯府的正厅。
祖母的反应让赵寻不得不多想一些,开始思考侯府众人这些时日对自己的态度。
大姐赵晚晴确实待他如亲弟一般,关怀备至,那几次紧得令人窒息的拥抱便是最好的证明。
童铁心和赵素素等其他人似乎也并无异常之处。
而林满月知晓他的身世,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后,赵寻发现,除了祖母之外,只有一个人的态度有些奇怪,那就是苏萍。
回忆起那天与苏萍的见面,苏萍并不喜欢他称呼其为母亲,尽管当时流露出些许母子重逢的感慨之情,但他还是察觉到苏萍对他的态度很不对劲。
而且这些时日来,她太过放纵自己,即便是听到赵寻近来频繁光顾青楼这样的事情,也只是表现出一种理所当然的模样。
相比之下,赵晚晴已经多次责备过他,可苏萍却毫无表示。
这让赵寻不禁感到困惑,心中暗暗揣测着其中缘由。
难道苏萍真的只是性格不同于其他母亲吗?
还是说,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种种疑问萦绕心头,令赵寻越发想要弄清楚真相。
苏萍、赵晚晴、童铁心、赵素素、林满月、赵寻与赵子立等人,正一起在侯府的正院中用晚餐。
月貌花容的赵晚晴给苏萍夹了口菜、轻声抱怨:
“二娘,您真的不能再这样惯着小弟了,他这些时日来,几乎是天天一从公孙学堂出来就往青楼跑,素素每日都跟个小怨妇一样自己回来。”
最近这段时间,自皇宫返回的赵晚晴一心想要亲手为阔别多年的弟弟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
然而每一次等到放学时分,却始终只见赵素素形单影只的身影。
每次追问,赵寻这小子都是去青楼了。
考虑到姐弟俩刚刚重逢不过数日,赵晚晴觉得不便过多责备,只是婉转地规劝了赵寻几句。
未曾料到,这个不知好歹的臭小子竟然变本加厉,昨晚居然整夜未归!
一直到天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府邸。
瞧他那挂着浓浓黑眼圈以及浑身散发着女人香味的模样!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没干什么好事!
实际上,赵寻这次可真是比窦娥还冤呐!
他昨晚,练了整整一夜的刀!
通宵达旦未曾停歇片刻。
能没有黑眼圈么?
至于女人身上的香气么
自从师父夏夜霜开始教自己练刀之后,师徒二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时常需要她亲手指点武艺技巧。
这其中自然避免不了一些身体接触,比如调整握刀姿势、纠正腰部发力方式等。
而每次从师父那里学完刀法回家时,赵寻身上总是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师父特有的女人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