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柱国大将军端着酒没滋没味,镇南军,主帅姓王,是不是宁国公主啊?
……
同一时间,倭寇又占了两个州的都城,并在三个港口成功登陆,继杭州府后,东面临海的金华府和福建府陷入了战乱。
而复辟的蓝蛮国占据了淮安一线的南面,却迅速分裂,蓝蛮王进入了贵州南面的夜郎山脉,剩下的大片土地交到了孔虹山的手里。
可孔虹山一介书生,纸上谈兵,丢了金华府后,一路往西,完全放弃了对倭寇的抵抗,泉州、宁德几个港口先后被大量的倭寇占据。
福建和金华两府的百姓像鸟兽一样向四周州郡逃亡而去。
谁也不知道,倭寇登陆后是想北上直逼京城,还是继续向西,先占了没什么兵力驻守的南方几州府?
百姓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茫然随众,随的是两地的世家大族。
而世家大族,自然往北去了,北面有京城,有驻兵,最差,还有镇北侯的西北,据说那里最是安稳……
沪口以北的港口压力骤减,魏家老中青三代将领望着南方扼腕长叹。魏英豪的长枪不知砸碎了多少青石板……
五月十五,西南出现打着黑龙军旗的不明军队在成都府肃清所有匪众、流寇的消息不胫而走。
率先传到了两州流民里,多少人家从成都府或是捎信、或是亲至去接至亲之人。
消息就这么快于朝廷官驿的邸报,也快于各路兵马的军报,流传出去了,先到的就是被攻占的两州府。
当然,与震部和巽部铺出去的人手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谁的地盘谁操心,虽然王源没明说,可制定的军事计划第一个攻占的据点就是成都府。
不管外人眼中的成都府如何,在镇南军上下的眼中,成都府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也是他们往后安身立命的家园。
自然不惜力气的宣扬。
只是他们都有志一同地没有说主帅的名姓。
因此说服力缺了很多,毕竟不明势力,性质也是不明的。
相对于京城的优势,大部分两府百姓都选择了北上。
一时之间大魏乱上加乱。
朝廷又到了发俸禄的日子,户部管着国库,可国库除了不多的粮食、丝绸布料、瓷器等等贡品外,那是一点儿银子都没有了。
小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感觉乾元殿变大了许多,记的以前父皇在时,每逢大朝,百官挤挤攘攘的,能热的所有人一身一身的汗。
如今却各人之间的间距拉的很宽,百官的朝服也没有穿的如往年那样严丝合缝的,就觉的很宽阔、很空……
礼部尚书廖华不见了踪迹,刑部尚书王一韬据说得了肺痨,日日咳,还间断咳血,太医看了几次,只说让静养,不上朝也快小半年了。
镇北侯死了,威远侯,哦,如今叫战王了,驻守在西北。
魏大海守在东南,京城外三大营的统领小皇帝看的面生的很,连名字都不太熟,除了秦开山。
秦开山也不再是神机营的统领了,被撸到只有穿绿斗篷的昭武校尉,正六品武将。
也是因为朝中的武将实在是没几个人,才放宽到六品以上的武将可以上大朝的惯例。
此时的乾元殿安静的落针可闻,新上任的京兆府尹问及了俸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