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报完gpd情况后,就轮到常务副市长曹本章讲话。
这个时候,很多人终于明白为何谷山县会被安排在了第一排。
在曹本章的发言里,点名表扬了李太奇。
夸赞他将年产值3个亿的“化工厂”的项目落地谷山县,值得各个经济排名落后的县学习。
这个消息,也让许多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嫉妒得都快得“红眼病”了。
李太奇表现得很是淡定,只不过桌子下面攥紧的拳头才能体现他是有多兴奋。
“政绩算是到手了。”李太奇心中很是感叹,再次体会到一个道理。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只是筹码多少的问题。”
曹本章讲了大概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最后就是赵孝荣作总结发言和提出要求。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太奇才知道李仕山去了哪里。
赵孝荣一开场就拿李仕山作为例子。
说他为了推动谷山县的经济发展,一直在想办法筹集资金改善谷山县的交通情况。
此刻的李仕山就在省城,为了资金挨个单位跑。
举完李仕山的例子后,赵孝荣就开始提出要求。
以后像这种会,区县的主官来一个就够了,不用两个一起来浪费时间。
他提出各县区的党政主官不要整天都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天上能掉馅饼吗?
赵孝荣要求所有党政主官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出去想办法拉投资,找项目。
说完了这个要求后,赵孝荣开始宣读各个县区的招商引资的考核指标。
这个考核指标里面包含了,协议投资额、实际到位资金、项目数量等等包含了多个维度。
基本上就是参考上年度各县区实际完成情况,递增10到15。
既然给出了指标,必然有配套政策与奖惩机制。
用一句老话来说,“没有奖惩的政策或者文件,连擦屁股纸都不如。”
赵孝荣宣布的奖励非常丰厚。
比如:超额完成任务的县区优先获得工业用地配额;
按实际到位资金比例给予招商经费;
招商成绩纳入县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
最诱人的就是,今年哪个区县的指标能翻一番,他亲自向省里打报告,提拔重用。
这个奖励一宣布,几乎所有县区的领导们都看向了李太奇。
他们感觉这个奖励好像就是为谷山县量身定做的一般。
就在所有人感叹李太奇这是走了“狗屎运”的时候,赵孝荣接下来讲的“惩罚措施”让许多人脊背一凉
这个惩罚措施可以说是相当地残酷。
季度排名末位的县区,主要领导需在市委常委会上检讨;
年末未完成指标的区县,直接取消评优资格,
所在县区主官第二年不在提拔的名单里等等。
尤其是最后一条,可是把排名靠后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听得愁眉苦脸。
他们无比羡慕地看向李太奇,他有“化工厂”项目在手,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
会议一结束,好多县的书记和县长就把李太奇围在了一起。